小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错过先发优势的小米汽车,需要加快步伐了 [复制链接]

1#
新疆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306092.html

文丨新博弈,作者丨章冶游,编辑丨雷云霆

9月1日,小米汽车正式注册,官方公告中,小米表示目前小米汽车已经建设起了近人的团队。此前,小米集团发布拟成立全资子公司布局智能电动车业务的公告中提到,未来10年将投资亿美元布局汽车领域。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科技互联网公司们不甘示弱,一个接一个投身汽车行业,试图打开新的增长点,并在汽车行业的变革中抓住机遇扶摇直上,前有华为、百度,后有小米。小米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如今,小米汽车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仍在招揽人才并选择合作伙伴。与0年便要推出概念量产车的百度相比,错过先发优势的小米后续显然需要加快步伐。

不过,小米起步虽晚,但姿态里却透露着坚定和决绝,在小米官宣造车的发布会上,雷军身后的大屏幕上便写着“为小米汽车而战”。作为雷军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创业项目,小米造车有人看好有人质疑,在这场耗资极大且战线极长的造车大战中,无人知晓小米能否坚持到最后。

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所有玩家都有生的希望。

1、雷军人生中最后一次创业项目

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功后,雷军发布了一张团队合影,小米副总裁林世伟和何勇、集团参谋长张峰、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和洪锋、合伙人王翔和卢伟冰等都出现在了这张合影里。这些人无一不是小米的资深员工,不过,他们在小米汽车组织框架中的具体分工,目前还未公布。

小米此前成立的汽车业务筹备小组分工倒是清晰。其中小米大家电事业部总经理李肖爽,主要负责整车、供应链以及工厂相关的筹备工作;小米集团参谋部副部长兼互联网三部总经理于锴,负责座舱业务筹备;小米人工智能部总经理兼AIoT战略委员会副主席叶航军,负责自动驾驶业务筹备。

统领上述业务线,直接负责小米造车项目的是王川与黎万强。其中负责技术、人才、制造的王川为小米集团的首席战略官,负责品牌营销的黎万强为小米品牌战略官,但他们二人还有一个共同身份,即小米联合创始人。

两位联合创始人统筹汽车业务筹备,不难看出小米在造车上的决心。

其实,从雷军亲自挂帅,担任小米汽车的法人来看,雷军本人及整个小米集团对造车业务都是高度重视。

01年3月底,小米集团在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将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本可以功成身退的雷军,表示进军智能电动汽车是人生中最后一次创业项目,他愿意为此压上人生中所有的成绩和荣誉。近半年来,发布会上雷军的发言、小米集团宣布“00年底的现金余额达到了亿元”、雷军担任小米汽车法人,都在向外界持续释放一个信号:小米有足够的自有资金支撑造车计划,不是玩票也绝非圈钱。

小米向外界展示这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涉及多方面的考量。首先,目前外界对互联网造车的褒贬不一,有人看好互联网公司成为汽车领域的新变量,有人则破口大骂,认为互联网公司进入这个规模达万亿美元的市场,只是跟风、冒进,企图在造车新浪潮中分羹。因此,企业入局时的态度是极为重要的。

其次,在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小米入局不晚,但也算不上赶了早集。之前曾有新闻报道称,早在年时,就有小米高层向雷军建言,称年底到00年初是小米入局造车的时机。

事实确实如此,全球智能汽车在00年销量达到万辆,智能汽车普及率大幅提升,01年年初,百度就宣布牵手吉利集团,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产业。虽说从大环境来看,智能汽车的高速增长期尚未到来,小米虽迟但到,但相比百度、华为,小米入局的时机还是晚了。

当下,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并不轻松,既有互联网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又有百度、华为等科技互联网公司。在这个拥挤、门槛高、供应链复杂、产品问世周期长的新赛道里,风险与成败皆是未知,否则雷军在发布会上的表态也不会接近悲壮,但无论结果如何,进入战场时,小米汽车都需要展示自己的决心。

、仍在筹备期的小米汽车

相比于磨刀霍霍等待推出概念量产车的百度,小米汽车的进展稍显缓慢。

今年6月1日,在官宣将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的半年后,百度与吉利集团合资成立的智能汽车公司集度汽车在北京举办媒体沟通会,发布会上,集度汽车CEO夏一平表示,集度汽车将以概念量产车的形式亮相0年北京车展。据悉,这款汽车外观和内饰设计已基本确定,定价将不低于0万元。

再看小米汽车的进展,小米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集团总裁王翔坦率表示,小米造车还处于早期阶段,主要工作是招人搭建团队、评估落地城市、定义首款电动车产品。

从小米汽车现阶段的筹备工作来看,评估落地城市是相对简单的。在官宣下场造车后,小米汽车总部及工厂选址一直备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