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来了?自年以来,锂电池行业就非常的繁荣,可以说火得发烫。
一种激进的观点认为,在碳达峰和汽车电动化大趋势下,锂资源的战略地位相当于“白色石油”。大有“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之势。
随着市场的日益火爆,也吸引迎了不少新玩家入局,紫金矿业、小米集团、力拓集团也纷纷进军锂矿市场...
01
行业需求引爆市场,锂价涨势不止
下游电动车销量近乎翻番,增加电动工具引爆锂电池行业需求。下游的需求传到了锂电池厂,然后就顺利成章的传导到了上游的原材料锂矿上。
一时间,市场是谈锂色变,但凡跟锂沾上边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涨了再说。
7月20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报价上涨元/吨至8.8万元/吨,系碳酸锂价格自4月以来的首次上涨。
紧接着,7月29日,澳大利亚锂矿企业Pilbara旗下BMX平台举行首次拍卖,1万吨锂精矿的最终拍得价格为美金/吨,创历史新高。
02
新玩家强势入局
眼看锂资源走势一片大好,想要加入这个圈子的玩家,也是越来越多...
1.有色行业“一哥”紫金矿业难抑“抢矿”冲动
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8月2日接受媒体专访时称,“公司将开拓布局锂资源,未来计划收购一些项目与矿山资产,并打通从上游到材料的全产业链。”当日,紫金矿业股价大涨5.46%。
不过,旋即公司便迅速公告,“有关锂等新能源矿种的布局是基于公司战略上的初步规划,没有具体的时间进度表和具体项目安排。截至目前,公司没有筹划任何具体项目。”8月3日,股价再次转跌。
收购春心萌动,虽尚未实施,但从侧面说明了当前锂矿类资产的火爆,就连有色一哥紫金矿业也不能超然置身事外了。
2.小米造车后再出手,投资锂矿抢占最火赛道
日前,赣锋锂业发布多个公告,拟以自有资金对控股子公司江西赣锋锂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赣锋锂电”)增资20亿元,同时拟引入员工持股平台(出资金额万元),以及对外引入了20家投资方,引资金额合计9.亿元,其中雷军旗下两公司合计出资3.7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小米宣布造车以来,第三次围绕电动汽车产业链进行投资。在此之前,小米先后投资了纵目科技和禾赛科技,这也是雷军首次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进行布局,正式进军锂矿市场。
3.铁矿石巨头力拓开辟新战场,亿布局锂矿资源
当然,锂矿的这一把火,点燃的可不仅仅只是中国的企业。
铁矿石巨头力拓集团7月27日宣布,塞尔维亚硼酸锂项目将投资24亿美元(约亿人民币)开发,相关投资仍需当地*府进一步批准。
力拓表示,项目将生产电池级碳酸锂,这也是大规模生产电动汽车和储能设备电池的关键材料。同时,该项目的生产能力也将使力拓至少在未来15年内稳定在欧洲最大的锂供应商中。除了锂,该项目还将生产硼酸盐,可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组。
力拓预计该项目将于年大规模生产,到年达到最大生产能力,每年生产5.8万吨碳酸锂、16万吨硼酸和25.5万吨硫酸钠,力拓进入世界前十名锂供应商。
首席执行官在声明中表示,塞尔维亚和力拓处于绝佳位置,抓住了锂需求上升带来的绝佳机会。该项目每年可供应约万辆电动汽车电池所需的锂。
03
锂精矿资源分布
1、资源分布
锂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已知的含锂矿物有多种,主要以锂辉石、锂云母、透锂长石、磷铝石矿等形式存在。根据美国地址调查局年发布的数据,全球锂资源储量约为2万吨(金属锂)。
2、地区分布
世界上锂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北美洲、亚洲、大洋洲以及非洲。全球锂资源不仅表现出区域分布集中的特点,还表现出控制权高度集中的特点。澳大利亚的TalisonLithium公司和银河资源(GalaxyResourcesLtd)两家公司控制了全球约70%的矿石锂供给,而SQM、Rockwood以及FMC三家公司则控制了全球约92%的盐湖锂供应,高集中在澳大利亚,这也是澳大利亚相关公司能改变定价规则的主要原因。
3.中国锂矿资源开发现状
中国锂辉石资源情况由于各种原因,开发较慢,锂盐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近年来,随着下游需求增长以及技术进步,中国锂资源开发进度有所加速。
中国锂矿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四川、江西、湖南等省区,形态包括锂辉石、锂云母和盐湖卤水。具体来看,盐湖卤水锂矿主要分布在青海、湖北和西藏也有分布;锂辉石主要分布在四川甘孜和阿坝州;锂云母则主要分布在江西宜春。
中国锂辉石资源情况:
资料来源:CNKI
04
锂电池还能火多久
不少人认为,锂矿石的稀缺,注定了他永远不可能在这场电动大戏中唱主角,一个行业要想长期发展,一定不能在原材料上形成瓶颈。
7月29日,宁德时代召开了钠离子电池的发布会,有两个出人意料的点。
一是电池能量密度做到了Wh/kg,这个能量密度已经追平磷酸铁锂的水平,如果按照宁德时代所说的,下一代钠离子电池可以做到Wh/kg,那基本上可以完全替代磷酸铁锂了。考虑到特斯拉的马斯克说过,未来的汽车电池可能有三分之二属于磷酸铁锂,如果钠离子电池可以完全取代磷酸铁锂。这相当于锂一瞬间就少了三分之二的需求。
二是通过BMS(电池管理系统)将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集合到一起,组成一个动力系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这是一个跟比亚迪的DM-i混动系统同样出色的设计思路,预计很快就会得到其他厂商的仿效。
宁德时代在发布会上最后提到,相关产业链会在年基本形成。
汝之蜜糖,吾之砒霜,锂矿还能热多久?望大家理性思考!
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