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可抗力原因的影响,近期不少手机厂家选择在线发布。在这之中,无疑要属小米10系列的热度最高了。从骁龙、LPDDR5内存,再到散热、屏幕,小米的高管们早在发布前一周就在微博保持着每日高强度的宣发活动。
而今,小米10终于发布。配置方面,小米10全系搭载了高通骁龙+XG外挂基带、LPDDR5内存、90Hz高刷新率屏、MP主摄等配置。价格方面,小米也摆脱了的束缚,4K起6K终,让很多米粉直呼小米的高端之路要成!
的确,小米10系列纸面数据的确算得上目前安卓阵营的第一梯队,售价也不再以性价比为第一要素。但小米能否凭借小米10系列一举冲上高端行列,小编认为还有很远的路。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小米离它心中的高端之路还有多远。
01硬件配置一流,缺少技术护城河
首先,我们来就小米10系列的产品力来分析一下。屏幕方面,小米10搭载的0P90HzOLED屏幕,使用体验大概率会比RedmiK30搭载的HzLCD屏更好。
性能方面,小米10也是目前为数不多搭载骁龙的5G手机;并率先采用了LPDDR5内存,性能表现出色。闪存方面,小米10则采用UFS3.0闪存,大文件读取速度比UFS2.1更快。
单从硬件层面来看,小米10系列的确优势很大。但结合小米10其元的起售价,绝对让不少米粉打扰了。甚至在小米10定价元起后,雷军还特意强调了24期免息,这或许也透露出一丝无奈与不自信。不过,打趣地说,小米10的定价反倒显得小米10Pro有性价比了。
总的来说:无论屏幕还是拍照,这些技术大多只是小米首发、而不是独占。这意味着小米10中并没有技术护城河,其主打的骁龙、LRDDR5、UFS3.0、90Hz高刷屏都会被OV等友商赶上,更不要说iQOO3即将首发更先进的UFS3.1闪存。
配置方面,小米10仅有先发优势。售价方面,小米10更是进一步提价。尽管这符合小米的高端化之路,但在小米并没有独占技术情况下,小米10的主动提价到元,不仅让米粉中性价比粉大喊下次一定,还为iQOO、Realme甚至是Redmi等性价比产品带来了更多价格空间。
02流量营销,成小米高端之路一大障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小米矫枉过正的操作外,其营销策略也是影响小米冲击高端的因素。
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流量热度是小米生存的重要来源。很多时候,都需要作出蹭热度的行为。比如:此前的耍猴营销、米氏对比法以及高管们在微博上的KOL化。这样行为,虽为自身品牌带来了热度,但也将好不容易建设的品牌调性摧毁殆尽。
其实小米自己何尝不知如此营销带来的弊端。19年的小米,有着互联网上最高的热度,但产品销量却与其热度不符。综合IDC发布的年个季度全球手机市场出货数据来看,年全年,小米几乎都保持着低出货的态势。只有年末才依靠海外市场大幅增长,从而稳住了全球第四的位置。
0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小米到底该如何冲击高端?
售价提升,的确是产品走向高端的重要标志,但只是提高售价就能冲击高端了吗?NO!NO!NO!再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品牌建设上。纵观市场,一个品牌的高端之路绝不是靠一款产品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一味拉高售价达到的。这其中,苹果、三星、华为就是最好的例子。咱们来看看这三家品牌如何走向高端的,希望对小米高端化路线有帮助。
04苹果:步步为营,引领创新
毫无疑问,苹果是智能手机行业的开拓者和领头羊。我们不妨将目光追溯到初代iPhone(年),那时初代iPhone虽然十分惊艳,但受众仍局限在发烧友当中,完全比不上诺基亚、HTC等老牌大厂。但经过iPhone3G/3GS的不断打磨,苹果逐步培养出了果粉这一群体,并依靠iPhone4成功翻身。
可以说,性能全面无短板,特定方面有专特的iPhone4成为苹果冲击高端的重要节点,也成为iPhone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当年为了买iPhone4,甚至还出现过卖肾的笑谈,足见iPhone4的火爆程度。
此后,苹果也没有停止iPhone的创新,几乎每年都能看到iPhone产品力的提升外。从iPhone5s率先搭载了前置指纹解锁,再到iPhone6扩大屏幕尺寸、带来了3DTouch功能。而iPhone7更是引入Plus版设计,搭载双摄等等。
当然,iPhone的售价也随着技术的革新而水涨船高。从iPhone4时代的美元,再到iPhone11的美元起售价。伴随着iPhone产品力的不断提升,iPhone的价格也逐步稳坐高端行列。
05三星:另辟蹊径,差异化占据市场
(Note1-Note4全家福)
说完苹果再来看三星,除了和苹果一样基于产品力的升级不断提高售价外,三星走的路线却和苹果完全不同。在乔布斯认为3.5英寸是最合适的尺寸时,三星则发布了5.3英寸的Note1,配合SPen触控笔,经过Note系列和S系列一代代的升级和更新,终于引领了手机行业的大屏化之路。
06华为:稳扎稳打,从差异走向均衡
最后,来看华为。目前,华为最成功的系列莫过于Mate系列,里程碑式的产品必须是Mate7。在Mate7之前,华为的Mate1、Mate2一直不温不火,但Mate7却凭借天时地利人和一鸣惊人。
一方面,Mate7搭载的麒麟处理器减少了功耗,加之mAh的大电池提供了稳定的续航。另一方面,高通阵营的骁龙由于没能控制住功耗,成为了火龙,导致当年其他安卓旗舰大多功耗翻车。天时地利人和,使Mate7在收获赞誉的同时;也将长续航深深刻进了Mate系列的产品DNA中。
不过,仅是一代成功的产品,显然无法带领Mate系列冲击高端。此后的Mate9系列搭载麒麟处理器,在CPU性能方面追平同代骁龙处理器。这也让首发最新麒麟处理器成了Mate系列新的DNA之一。此外,Mate9系列还拥有Mate9与Mate9Pro两款机型,将单一机型演化为系列产品。
有了此前Mate系列做的铺垫,18年的Mate20系列便可谓是Mate系列冲上高端的里程碑式机型。
外观方面,其浴霸式设计不仅延续了Mate系列摄像头居中排布的品牌特点,更带来了极高的产品辨识度。在性能方面,其搭载的麒麟处理器奠定了华为与高通在处理器方面交替领先的局面。而在影像方面,Mate20系列则延续了P20系列的强势表现,继续霸榜DXOMark。综合各方面表现,华为Mate20系列无疑是当年最全面的机型。
售价方面,得益于Mate系列产品力的不断升级,如今的Mate系列已从曾经的2K5价位提升至4K价位,Pro版本更是稳坐6K价位。
07OPPO:Find系列产品断档价格翻番
除了这三家成功的案例,市场上同样不乏冲击高端却定位失败的案例,这里小编以OPPOFind系列为例。第一代Find7于年发布,当时起售价最低为元。尽管产品力出色,但OPPO并没有在当时推出后继型号。在长达4年的等待后,OPPO终于在年带来了FindX。
但其起售价直接跳至9元,哪怕FindX有骁龙处理器以及升降式全面屏等旗舰配置加持,依然无法阻止FindX的销量和口碑双双扑街。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从这四家厂商冲击高端的经验来看,想要冲击高端市场至少要具备以下三点:
1、产品不仅要全面,更要有超长板,且同系列产品间区分明显;
2、产品更新节奏稳定,代代有提升;
3、产品价格稳步提升。
但小编在志在冲击高端的小米10系列身上,这三点的体验并不明显。
08小米:高端化路漫漫
今年,是小米冲击高端的第二年,小米10也是小米数字系列冲击高端的第二款产品。产品力方面,小米10综合配置出色,但小米10系列能为人称道的记忆点恐怕只有与三星合作的一亿像素而已。
此外,小米10与小米10Pro之间除了屏幕色准、快充功率等参数不同外,大体配置趋近相同。仅是这些差异,无法说服消费者多花元买小米10Pro。可以说,6K价格的顶配Pro,目前撑不起这样的价格。换句话说,我觉得小米10的Pro,不够Pro。
更新节奏方面,小米的数字系列一直是小米首发最新骁龙旗舰处理器的产品系列,这已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但高端化的小米数字系列能否保持稳定的进步还有待观察。
价格方面,小米10的起售价为元,相比上代小米9高出整整元,提升幅度达33%。而小米10Pro的起售价更达到9元,大幅超出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只能说,小米这一步迈的实在太大了,甚至没给MIX4留下价格空间。
MIX系列,在小米产品线中的定位本就高于数字系列。由此来看,小米MIX4起售价很有可能是元起。但小米是否有足够的技术为MIX4带来溢价保持稳定的产品线规划?这恐怕还要时间来验证。
09总结
综上所述,小米10及小米10Pro的确是一款好产品。但想要品牌冲击高端,光靠一款好产品并不够,需要不断推出给力产品。小米真正要做的,是将冲击高端市场的行为坚持下去,调整好整体产品规划,稳步提高品牌价值,才能有望冲击高端市场。
最后送给小米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