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终于官宣,小米牛逼 [复制链接]

1#

3月30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亿美元。本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先生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雷军亲自挂帅,可见对造车的重视程度,绝对是战略级的决策。未来十年投资亿美元,有知情人士称,小米将投资所设想金额的约60%,计划为其余款项进行融资。所以,小米一定会在一级市场融资,甚至可能搞个原型车出来就会独立上市(参考恒大汽车)。

小米将把汽车组装外包给合同制造商,也就是其智能手机所使用的模式。

雷军说,他将在今日晚间披露造车细节。

近期小米集团曾多次传出造车消息,但均被官方否认。

2月19日,《晚点LatePost》报道,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随后小米官方否认,表示目前没有打算,等等看。

3月19日,小米集团再次被曝出正在正在快速推进造车事项,最快有望在1-2个月内立项,初步讨论的品牌定位与小鹏汽车类似,主打强科技属性的中高端市场。该计划的直接负责人为小米老将王川。但小米集团再次对该消息予以否认。

雷军对智能汽车心念已久

早在年前后,雷军就两次拜访特斯拉CEO马斯克,雷军问马斯克:“10年前你为什么做特斯拉?那时电动车还没这么火,你是怎样看待这个机会的?”

马斯克的回答让雷军终身难忘。马斯克说:“我从不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因为它的失败率要比成功率高得多,我只是觉得这是人类应该做的事情,也是值得做的事情,我不想苦苦等待着让别人来实现。”

从硅谷回来后,雷军感叹说:我们干的好像都是别人能干的事情,而马斯克干的事是别人想都想不到的。

在此之后的年11月,雷军就通过顺为资本投资了蔚来汽车。

而众所周知,雷军与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是超过十年以上的“亦师亦友”关系。年,顺为资本参与小鹏汽车A+轮融资。

造车是小米未来增长冲击千亿美元市值的重要引擎

雷军曾说小米是“手机+IoT”双引擎,现在是1+1,消费电子与智能电动汽车,有了一个全新的业务版图。

智能手机业务趋于饱和,AIoT业务增长乏力,特别是平板与电视出现了下滑。因此,新的增长引擎,对小米很重要,现在看来,这个增长引擎就是汽车。

自下场做智能手机以来,雷军带领团队苦哈哈的一干就是10年,不曾想,智能汽车崛起,特斯拉、蔚来、小鹏汽车等公司一路崛起,反而是小米的市值一度还腰斩,只是偶尔触及到千亿美元的市值。

小米选择此时下场造车,最大的好处是,小米寻找到了一个新的大赛道,可以让小米有更大的想象力,这对小米营收再上一个台阶,助力市值破千亿美元。

小米造车有哪些挑战呢?

小米做手机电视等成功,做汽车是否一定成功?雷科技创始人罗超提出几个关键问题,也确实是比较客观的:

第一,汽车的复杂度比手机、电视等高出几个数量级,虽然智能汽车是“移动的智能电子设备”,但做好手机的就能做好汽车,或者说做了智能手机就有硬件经验,显然是谬误,如果这样OPPO、vivo们也可以造车了。

第二,汽车的资本要求、渠道玩法、制造要求、游戏规则都跟数码圈截然不同,特斯拉的一大竞争力是智能制造。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智能汽车今天PK的不是车,是智能,即AI技术,特别是自动驾驶,这是特斯拉、小鹏们的重点,也是百度造车被看好的原因。在自动驾驶上,小米是零基础。虽然可以花钱与时间去获得,但一定要足够长的时间以及足够大的投入,小鹏、蔚来、理想以及百度们搞到现在都折腾差不多10年了。

再说一下:小米是零基础。

第四,最后才是思考小米的定价策略、营销能力等等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毕竟,要PK谁便宜,谁有性价比,谁会营销,五菱宏光已经在前了,2.88万起的MINIEV去年火爆市场。

不过,小米本身拥有硬件和软件的经验,况且以雷军团队的能力,还是有可能获得一席之地的,小米造车未来仍值得期待。跨界造车,各路巨头纷纷下场,我们拭目以待,当然也要想想自己如何参与其中了。

-----全文到此为止如果喜欢,请点“在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欢迎小伙伴们转发、点赞、发表神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