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米居然有多家公司了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来源|商隐社(ID:shangyinshecj)

作者|齐马

头图|视觉中国

近期,小米收购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深动科技),DeepMotion最多将有20余人的团队加入小米。

宣布造车天后,小米看起来没有丝毫进展,其实已经投资先行了。

除了深动科技,6月份小米还投资了纵目科技、禾赛科技两家自动驾驶领域的企业。

如果再加上此前小米投资的智芯半导体、博泰车联网、睿米科技等智能车相关企业,小米这几年已经对近30家汽车领域的企业进行了投资,涉及了自动驾驶软硬件、汽车整车、销售等。

通过投资来构筑产业链,已经成为小米攻城略地的利器,小米Q1财报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小米共投资超过家公司。

如果加上小米旗下各个产业基金的投资,粗略估计,其实小米已经投资了多家企业。

这多家企业涉及各个领域,但主要围绕两条主轴——小米的生态链与供应链。两条链像两个不断咬合的齿轮,推动小米发展至今,也不断链上一家家企业。

01.小米投资的多家企业

很多对小米了解甚少的人可能以为它仅仅是个造手机的,后来又造车了。

事实上,小米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个“帝国”,这个帝国究竟有多大?放一张图,感受下。

限于空间,这张图仍不能完全概括小米帝国的全貌。据不完全统计,小米已经投资了多家公司。

腾讯的投资是将游戏的流量变成真金白银的股权,打造“金融帝国”,阿里的投资是弥补和壮大自己生态的外部公司,组成“商业联盟”,而小米的投资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投与自身产业生态有关的企业,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小米生态链为主的战略投资,另一类是以供应链为主的产业投资。

两者有什么区别?

生态链投资偏向的是产品品类,被投资企业为小米提供智能家居、生活用品、可穿戴设备和出行等多个领域的产品,小米与他们是采购与供货的关系,在小米之家以及有品商城等渠道销售。

比如,小米与九号机器人共同打造的滑板车、与华米打造的手表,青米的插线板等“小米全家桶”。

而供应链投资偏向技术投资,可以为小米手机和智能硬件提供技术及核心元器件方面的保障。

比如小米投资的晶晨半导体,就以研发多媒体智能终端应用处理器芯片为主,智能机顶盒、智能音箱等都会用到。

在战略投资上,小米在年成立的天津金米发挥了很大作用,天眼查的数据显示,天津金米已经参与了起对外投资,其中包括生产扫地机器人的石头科技、生产行李箱的润米、生产8H床垫的趣睡科技等。

但在这些投资中,天津金米对只有不到3%的企业控股达到了25%以上,有4成甚至不到5%,这也是小米投资的一个普遍特点:多属于被动投资,参股不控股,给了被投资企业一定的自主权。

此外,再加上小米“本米”的投资,小米旗下天津金星等的投资,小米在战略投资方面一共投了多家企业,包括着小米绝大部分的物联网、AIoT产品,其中也不乏某个细分领域的“霸主”,比如华米、云米、石头科技、九号公司。

而在产业投资上,年,小米旗下的小米产投与长江基金、武汉光谷基金共同发起募集总规模为亿元的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小米持股80%,主要投资小米相关的制造业上游技术和核心元器件。

年末,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小米在产业投资方面已投了近80家企业。今年以来,小米的产业投资版图持续扩张,接连投了睿翔讯通、科韵激光、微容电子等企业。

除了小米旗下各大企业的投资,雷军在年成立的顺为资本也是小米构建生态链和产业链的重要力量。

在创办小米和顺为资本之前,创办过卓越网、带领金山软件IPO的雷军早已是天使投资圈内著名的投资人,虽然他曾因为QQ两三百万的价格太贵拒绝了马化腾,也曾经因为觉得马云满嘴跑火车像是传销的拒绝了投资淘宝,但他在投资方面依然很成功,UC、欢聚时代、拉卡拉、凡客、乐淘等项目都有他的参与,尤其是投资UC,让他获得了0倍的投资回报率。

从年到年,雷军总共投资了32个项目,这些项目中,有2个公司上市,3个登陆新三板,2个被小米并购,1个被阿里收购,另外9个项目走到了C轮及以后。

—年,雷军投资过的企业

顺为资本成立后,雷军的天使投资从个人投资转向了机构化投资,多与小米一起行动,合投超百次,顺为资本也会把投资的一些企业等同于小米生态链企业。

小米投资的多家企业就像一艘艘小船,环绕在小米这艘巨舰周围,组成了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

投资是小米征战四方的高效武器,以致于很多人将小米称为是一家“投资公司”,但只有投资是远远不够的,里面很重要是布局和孵化能力,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才构成了小米独特的生态链和供应链。

两条链也勾勒出了现在的小米。

02.小米为何搞生态链?

先来说小米的生态链。

小米为什么要构建生态链?

众所周知,90年代中国进入PC互联网时代后,BAT成为成为掌握搜索、电商和社交的巨头,也是三大流量核心入口,年3G网络普及拉开移动互联网大幕之后,百度掉队,阿里、腾讯把PC端的优势搬到移动端并飞速布局,其他对手难以望其项背,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要么避开这两座大山,要么选择一个阵营加入,即便强悍如京东、美团,也摆脱不了这样的宿命。

图为互联网三大阶段代表公司(图源:招商证券)

小米从卖手机开始就是个另类,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新兴公司选择借助AT的资源与渠道优势,也不同于传统手机厂商依赖线下渠道和“机海战术”,小米刚开始时借助互联网砍掉了渠道,然后用几乎“成本价”来卖手机走量,小米手机的系统、处理器、内存等核心硬件就是对标三星、苹果等一线品牌,但售价却不足对手一半,平均单机利润仅为2美元,是苹果的1/75,三星的1/15,华为、OPPO、vivo的1/7。

这还怎么盈利?

靠手机上的广告、预装APP、游戏运营等互联网增值业务盈利。比如,《原神》这款手游曾在小米应用商店上架,双方的分成是7:3,小米作为渠道就能拿走三成。

所以,虽然小米的互联网增值业务营收一直远远小于手机销售营收,但毛利润却高于手机毛利润。

小米这样独特的模式注定不能跟其他新兴公司走同样的道路,也不可能跟AT在移动端流量上竞技,小米不是没有挑战过——

早在年12月,小米就先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