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成立周年,百年风华、历史伟业,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为引导广大师生开展*史学习教育,激发爱*、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更好地培根铸*,营造全院师生“人人会讲革命故事、个个争当岗位先锋”的良好氛围,从*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近期,我院*建办、工会、团委联合组织开展“革命故事我来讲百年历史我传承”系列活动。
欢迎广大*员干部、教职员工、青年团员学生积极参与。
编者按聆听一段红色故事走进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光郑州财经《革命故事我来讲》专栏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从声音和文字中穿越历史长河一起回顾历史的足迹
◆◆◆
腰缠万贯的“讨米人”讲述人:徐博涵中共*员郑州财经技师学院语文教师人们常说:金钱,是检验一个人崇高还是鄙劣的试金石。在金钱面前,有的人可以卑躬屈膝,出卖灵*;有的人却能够伟岸挺拔,光洁照人。原江西省苏维埃*府主席刘启耀,就是后者。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刘启耀奉命留守苏区,坚持游击斗争。在一次战斗中,他不幸左胸中弹晕了过去。醒来后,他发现战友已经转移,他与组织失去了联系。这天夜里,他挣扎着爬回原来藏身的洞口,取出了埋在乱石堆中一个沉甸甸的小布包,小布包里装着13根金条和一批首饰、银元,那是他和曾山同志分手时,组织上要他妥为保管的*的经费。这一大包*澄澄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元,足够他下半辈子衣食无忧。可是,这是*的活动经费,比生命还重要啊!他深感责任重大,于是,把小布包系在腰间,身穿烂棉袄、头戴破雨笠,手拿打狗棍,一边流浪乞讨,一边秘密寻找*的组织。那时正值隆冬时节,北风呼啸,刘启耀穿着单薄的衣衫,渴了,路边小溪喝口山泉水;饿了,给附近人家干点农活,讨些米吃。几个月过去了,谁也不知道这个衣着褴褛、面容憔悴、满脸胡须、披头散发的乞丐,竟会是著名的江西省苏维埃*府主席刘启耀;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乞丐居然腰缠万贯,却宁可讨米讨饭,忍饥挨冻,始终坚持不动用这笔公款的一分一毫。整整两年的苦苦探寻,他终于找到了“娘家人”。年初,刘启耀与原杨赣特委书记罗盂文、特委宣传部长刘飞庭等在泰和县成立江西临时省委,刘启耀当选为临时省委主席。正当大家为今后的活动经费发愁时,刘启耀撩开他的破衣烂衫,将那包金银拿了出来,会上的同志都惊呆了,谁能想到,流浪乞讨多年的刘启耀,竟然是个腰缠万贯的“讨米人”!临时省委用这笔经费买了一栋房屋,以“赣宁旅泰同乡会”的名义,建立了省委秘密机关,部分剩余经费用于保释狱中的大批战友。由于残酷的斗争环境,刘启耀身患肺痨,大口大口地吐血,尽管已是骨瘦如柴、奄奄一息,却始终不肯花费分文去寻医救治。弥留之际,他让人把他抬到马家洲“赣宁旅泰同乡会”的门前躺下,仰望延安方向,溘然长逝。有一种精神,总是让人热血沸腾;有一种感动,总能使人荡气回肠。刘启耀同志用热血的青春、伟大的生命、崇高的灵*,铸就了一座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巍峨丰碑!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
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感人至深的红军故事
并不会随着时间的长河被人们遗忘
让我们致敬伟大英雄
传承红色基因
▼往期精彩回顾▼
1、告捷
我院会计专业学子成功晋级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全国决赛!2、我院召开-学年下学期期末全体教职工大会3、叮咚!你有一份来自郑州财经的邀请函!4、看,12名!他们光荣在*50年!5、周财经
郑州财经那些新鲜事儿~6、*员风采(六)
以*史学习教育为引领扎实推进“以案促改”工作
供稿:经贸管理*支部徐博涵
编辑:杜佩芝
审核:赵莹
出品:宣教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