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安全高效,沉浸式运动的新选择小米骨传导 [复制链接]

1#

对于运动爱好者来说,枯燥的训练有时需要动感的音乐来调剂,为了运动方便,可能大多数会选择蓝牙项圈耳机或蓝牙降噪耳机。但无论是上面哪一种,形态如何变化,都绕不开入耳式和半入耳式。两种产品都是需要将耳塞塞入耳道内,通过听筒发声来获取声音,这也是最符合人们对耳机的定义。

近两年,随着耳机技术的革新发展,一款不像耳机的耳机开始进人们的视线,那就是黑科技技术的骨传导耳机。它最大的特征就是一改传统耳机的形象,舍去了耳塞,利用声波通过头骨传导至内耳,不需要放入耳道内就能听到声音。如果说之前骨传导耳机还不太成熟的话,那么今年绝对是骨传导耳机爆发的元年。小米公司也赶在这次双十一之际推出了自己的首款骨传导耳机,项圈的造型设计,完全就是为运动爱好者打造的一件利器。

外观造型

产品外包装盒采用了黑色的设计风格,这种设计最早见于小米旗舰耳机系列。正面印制着耳机的实物图片,目前这款耳机只有星空灰款。在右下角位置有蓝牙的图标,从背面的信息得知,该耳机支持蓝牙5.2,这也意味着连接的速度更快,距离更长。

两侧面同样比较简洁,都是只有xiaomiearphonesexplore的字样。很显然,这并不是骨传导耳机的英文名,而是代表探索耳机的意思。

背面是耳机的一系列参数信息,产品制造商是小米公司的生态链企业-重庆前行科技有限公司。对Redmi耳机熟悉的应该有所了解,该公司曾为Redmi耳机做过代工。

打开外包装盒就可以直接看到耳机主体镶嵌在内盒里面,由于内盒上做了耳机形状的凹陷设计,所以耳机在盒里面固定比较稳固。相关的配件放置在了下方的配件盒内。

包装盒里面所有的物品包括耳机主体、充电线、耳塞、说明书。附带的充电线是一根普通的USB-C款,长度约为80cm,对于给耳机充电来说完全能够满足,也可以兼容日常手机用的充电线。

随耳机附带的发泡耳塞适用于在列车或飞机上,可以更好地隔绝噪音。使用时将其捏扁,塞入耳道后会慢慢膨胀恢复。在质地上要比3M同款耳塞要更柔软,捏扁后复原时间也要更长。比较有意思的是耳塞还具有香味。

耳机整体为黑灰色搭配。拿在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轻盈,挂到耳朵上面时几乎没有负重感。据官方介绍耳机重量约为28g左右,通过实际称重测量也为28g。

项圈表面附着了一层类肤质材质,摸起来比较细腻,但佩戴使用时避免磕碰,容易导致涂层脱落。

音量键与充电口分布在同一模块上面,音量+键与开关机键集成在了一起。耳机充电时需要打开充电口处的橡胶塞。模块内侧印着耳机的简单参数信息。另一模块外侧则是小米的拼音标识。

左发声部上面设有一颗多功能按键,通过单击、双击、三击、长按等操作来实现接听电话、切换歌曲、唤醒语音助手。虽然按键比较小,但实际操作时各项功能都可以获得明显的反馈。右发声部上面则是主、副麦克风。

与小米降噪耳机Pro对比,可以看出发声部非常小,通过测量,长度约为22.10mm,宽度约为13.83mm。

连接使用

佩戴方式比较简单,将项圈放在脑后,发声部贴在耳朵前侧。挂耳弧度比较大,即使对于戴眼镜的用户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长按音量+键实现开机。当打开手机蓝牙时,会自动出现弹窗连接提示,同时按住音量+-键完成配对,此时会出现连接绑定成功的画面。在下方会有耳机剩余电量。

进入手机蓝牙列表里面,点击已配对的xiaomiearphonesexplore可以进入设置。除了可以进行音频音质选择外,还可以自定义手势操作,重新设置歌曲切换和唤醒语音助手操作方式。

内置电池容量为mAh,据介绍单次续航可以达到12小时,充电10分钟,可以续航2小时。通过测量充电功率,输入电压约为5.2V,电流约为0.08A,功率约0.42W。

没有体验过骨传导耳机的用户可能会对耳机的漏音状况有所担心,在正常1米范围左右,开启手机音量到建议音量最大时,是听不到漏音的。通过声音测试仪在距离耳机50cm左右范围时测量分贝值大约为35.1dBA而将仪器贴到耳机上时数值大约为52.1dBA。

由于骨传导耳机的设计初衷是运动耳机,所以音质方面不可避免会有妥协,不过由于是声波通过头部媒介进行传导,倒是具有一定的声场。更像是在脑门处安有两个立体声音箱。

总结

骨传导耳机对于耳道敏感的用户非常友好,长时间佩戴也不会出现入耳式耳机的那种肿胀感。开放了双耳,也没有运动时容易出现的听诊器效应,在骑行时也没有风噪,对于运动爱好者以及需要长期佩戴耳机的人群来说都是一大福音。在蓝牙5.2的加持下,配对后再次开机时,耳机可以做到与手机秒连接,在室外嘈杂的环境下,通话没有受到干扰。作为一款新上市产品,元的价格比起同配置的产品更有优势,而且双十一在京东小米自营店通过领券优惠价格更优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