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米酒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与作用 [复制链接]

1#
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酿酒的传统,而酒也在中国文化和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作为一种饮品,酒还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和文学艺术创作中。在中国,酿酒历史已经有几千年之久,早在最早的中国医学典籍《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酒疗的记载,共有40个方药,中医因此也有着“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这些酒疗方药大多采用的是米酒,这是因为米酒的度数较低,对身体的影响相对较小,才可以作为药物使用。

不同于其他酒类,中国酿酒过程更为复杂,这是因为中国的主要谷物如稻米、黍米和小米中富含淀粉,需要将淀粉转化为糖,然后才能再转化为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发明了中国酿酒的独特发酵物质——酒曲,它可以使谷物在酿造过程中糖化和发酵同时进行。在古代,黍米、小米和大米都成为了酿酒的主要原料,尤其是糯米在米酒的制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米酒是中国最早的酿酒方式之一,以其温和醇厚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而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享有盛誉。许多地方都有酿制米酒的风俗,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米酒的叫法也各不相同,例如,“醪糟”在北方被称为米酒,在南方则被称为酒酿。

无论是江米酒、糯米酒还是甜酒,它们的制作原理基本相同:将浸泡好的糯米蒸熟,然后与酒曲混合,放置在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在这个过程中,合适的温度、酵母和水的协同作用将糯米转化为酒糟,酝酿出一坛坛香气扑鼻的美酒。

虽然各地的米酒制作方法大致相同,但是由于物产和气候的差异,不同地区的米酒味道上仍然存在细微的差异,这也导致了各地米酒都有着独特的名称,形成了“一地一名”的情况。

与大米相比,米酒经过发酵,其中的淀粉转化为单糖,蛋白质则分解为氨基酸,吸收起来更为容易;此外,米酒还具有滋补身体的作用。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用米酿酒的好处,这使得米酒成为了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之一。

根据《本草纲目》所记载的,米酒有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温气、消忧制怒、宣言畅意、御风寒以及治腰膝疼痛的功效,源自中医学的观点,认为米酒可以止痛去积、暖胃健脾、多唾温心等。同时,常饮米酒还能使皮肤润滑有光泽。

根据中医学的观点,米酒可以分为冷饮和热饮两种,其中冷饮可消食化积,热饮可驱寒祛湿,对腰背酸痛、手足麻木等问题有着显著的疗效。现代营养学认为,米酒的营养价值主要来自于发酵食品的功效。

米酒中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其中有几种是人体无法自身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同时,米酒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糖类、有机酸、蛋白质和肽等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米酒中糯米的含量较高,糯米是一种温补之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淀粉等,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作用。

古代人们对米酒的喜爱演变出许多美味小吃,如米酒汤圆(酒酿圆子)、米酒银耳、樱桃米酒、米酒荷包蛋等,不仅口感鲜美,还能进一步发挥米酒的营养保健功效。

唐代的《本草拾遗》就对酒进行了评价,提到了其对身体的益处:“通血脉,厚肠道,润皮肤,散湿气,消爱息怒,宣言畅意”。这意味着适度饮酒可以使人身心舒畅。在古代被当作药用来养生治病的酒,通常是低度的粮食酒,而不是高度酒。直到元代,蒸馏酒的技术才被发明出来,高度酒才开始出现。

被写入医学经典的酒,实际上是指度数较低的酒品,例如黄酒和米酒,不仅度数低,还保持了粮食的健脾功效,这一点也符合现代健康饮食规范中"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健康饮食原则。首先,这些酒品通常都是以粮食为原料制作而成,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具备一定的滋补效果。其次,这些酒品酒精度数较低,喝起来更加温润顺口,不会给身体带来负担。此外,由于黄酒和米酒保持了粮食的健脾功效,喝一些适量的酒可以帮助促进消化,改善食欲,并对肠道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

最后,米酒作为一种发酵食品,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作为药用来养生治病的酒,应以低度的粮食酒为主。在享用米酒的同时,我们也应注重合理饮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