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膳原远流长。古代关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反映了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就在开始探索食物和药物的功用,故有“医食同源”之说。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朝,宫廷医生分为四科,其中的“食医”,即通过调配膳食为帝王的养生、保健服务。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载药膳方数则。约成书于秦汉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许多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品种,如大枣、芝麻、山药、葡萄、核桃、百合、生姜、薏以仁等。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亦载有一些药膳名方,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百合鸡子黄汤、猪肤汤等,至今仍有实用价值。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专列有“食治”、“养老食疗”等门,药膳方药十分丰富。据史书记载,至隋唐时期,我国已有食疗专著约六十余种,惜多散佚。唐代孟诜所著《食疗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对后世影响较大。
说起食疗,起源甚早。传说先民尝味草,开拓食物来源并发明医药,故有“药食同源”之说。昔人谓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将饮食与药物并论,认为可供饮食的动、植物及加工制品,虽种类繁多,但其五色、五味以及寒热、补泻之性,亦皆禀于阴阳五行,从这个意义上讲,实与药物应用的道理并无二致。所以医家对于饮食的宜、忌,调制方法亦颇究心,用饮食治病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知识,在古医籍中亦多有论及且有专门著述。
食疗包括两个主要方法,一是将食物经过一定的调制烹饪,充分发挥其医疗作用;一是配入适当的药物,虽然用药,但通过技术处理而赋于食物的形式。
“粥是天下第一补药”。
中国人喝了多年的粥,喝粥助人长寿的例子历史上就很常见。比如南宋陆游,古稀之年,齿牙完坚、耳聪目明,最终活到85岁,就与爱喝粥有关。
“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素问·玉机真脏论》
其实就是说,粥易于消化吸收,老年体弱者尤为合适。
我们平时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些粥来滋补自己:
大麦粳米粥:消暑
大麦性凉,可以有助我们消暑解热,使我们全身都感觉到舒爽畅快。而粳米有助于健脾胃,补中益气。
做法:取适量大麦和粳米煎煮即可。
扁豆粥:疏脾开胃
白扁豆粥可作为脾胃虚弱、慢性腹泻、吐泻等症的辅助食疗。其有健脾和中之功,味甘性平气香,能疏脾开胃。
做法:克粳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先用武火煮沸;再加入克鲜白扁豆,改用小火熬煮成粥,加入红糖或冰糖即可。
冬瓜粥:减肥
中医讲胖人多湿,这道粥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作用,每天中午或晚上坚持喝上一小碗,喝上个把月,效果就会出来了。
做法:将冬瓜皮上的白霜洗掉即可,不要把皮切掉。将克鲜冬瓜切块,同克大米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即可。
桑葚粥:助睡眠
桑葚粥对由心血管疾患所引起的失眠有很好的效果。
做法:桑葚20-30克,糯米10克,用毫升水煮粥,熟时加冰糖少许即可。每天晚饭后一小时吃一次就行。脾胃虚寒、腹泻者忌服。
山药粥:补气
气虚的人往往会出现神疲乏力、精神不振、四肢倦怠、自汗、气喘、面色淡白、语音低微、头晕耳鸣等症状。每天喝一次,有利于改善体质。
做法:干怀山药克,芡实克、薏苡仁克打成粉末,每天取一或者两调羹,放入小米,或者大米中,熬粥喝。
枸杞粥:亮眼
枸杞子归肝、肾经,吃点枸杞子能很好地补肾气、平补阳气、益精明目、养血。坚持每天早晚吃一碗,就可以起到明目的作用。
做法:将15克枸杞、50克粳米,入锅加水,熬到米开花后停火,再闷上几分钟,出锅后再根据自己的口味加一些白糖。
菊花枸杞粥:降压补肾
每日两次,有补肝肾、益精血、降血压之功效。
做法:15克菊花摘去蒂,上笼蒸后取出晒干或阴干,然后磨成细末备用。
克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半成熟。
再加菊花细末,15克枸杞子继续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
红豆山楂粥:降脂减肥
新鲜山楂具有降血脂、助消化的作用,但由于其酸性较强,不适合胃酸过多的人食用,但同红豆、大米一起煮粥食用,则温和许多,不仅能够降血脂、助消化,还能起到减肥的作用。
做法:先把适量的红豆浸泡半日,然后再与山楂、大米一起煮粥,熟烂后加红糖调味就可以食用了。
红枣粥:补气血
有些女性容易出现气血亏虚的状况,头晕脑涨、双眼酸痛、皮肤干燥、全身乏力等症状,到医院又检查不出毛病来,就可以喝点红枣粥。
做法:取50克红枣、克大米,一起煮成粥,每日早晚温热食用即可。
荷花粥:护肤
经常服荷花粥,可使皮肤光滑细腻。荷花中的槲皮素和樨草素能改善面部油脂分泌,减轻痤疮,使面色红润,容光焕发。
做法:将荷花瓣阴干,切碎待用,用克粳米煮粥,熟的时候放入10-15克荷花,煮开即成。
黄芪粥:改善体乏
黄芪可益气固表,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如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可以喝点黄芪粥调理。
做法:取黄芪15克,先用清水浸泡30分钟,然后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30分钟、第二次煎20分钟),用两次得到药汁煮米成稀粥,早或晚服用即可。
松子粥:润肺滑肠
松子、粳米一起煮成粥,有补虚、养液、润肺、滑肠的作用,特别适用于中老年人及体弱早衰、产后体虚,头晕目眩、肺燥咳嗽咳血,慢性便秘等症。
做法:将50克松子仁研碎,然后同50克粳米一起煮成粥,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即可食用,当作早餐食用。
“以食养人”可不是简单说说而已!
那么,什么是食疗?
食疗又称“食治”,从中医的理论上说,这是一种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人体极致的功能,让人身体获得健康或者愈疾防病的方法。
中老年人的胃病、失眠、感冒、慢性气管炎、慢性咽炎等问题可以通过进行食疗辅助治疗,这样能让疾病更快、更好的痊愈。
一、苹果加上小米煮着喝,血气一下就上来了。
二、菠菜猪肝汤喝两天,眼睛第二天就亮了。
三、米醋泡上核桃,坚持吃几天,记忆力增强了。
四、猪心配上莲子,坚持喝几天,晚上就睡得踏实了。
五、雪梨加两勺贝母,咳嗽痰医院了。
自古以来,就有“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食疗也是历代中国医生高度重视的疾病治疗和预防理念。
很多人不太清楚吃东西有什么讲究,可以参考百病食疗这本书。
书中对各种食物有详细的记载,也明确了经常吃哪些食物会诱发疾病。
《百病食疗大全》是一本非常独特的健康指南,它不同于医生的医药处方,而是一些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疾病治疗方法和保健窍门,适合于每一个家庭,能帮助您和家人处理经常碰到的健康和医疗问题。有了它,就相当于有了一位常备的家庭医生。本书告诉我们食疗是一种绿色的治病之道,更确切地说,食疗是人类治病最好的药品。但是,普通人对中药和食物的属性与功效并不是很了解,当然对自制食疗药膳更是无从下手。
为了帮助读者解决这一难题,让读者少打针、少吃药、医院跑,我们精选了千余道绿色安全、疗效显著、操作简单的食疗方,编写了这本《百病食疗大全》
书中精选的食疗方将蔬菜、水果、肉类等食材与药材和调料巧妙搭配,制作方法抑是*健康又简单的煲、炖、蒸等烹饪手法,而且品种齐全,包括羹汤、家常菜、果汁、主食等,力求让读者学会既营养又健康的餐桌美食,乐享食材和药材的天然补益作用。此外,本书内容全面、针对性强,分别介绍了心脑血管科、神经科、呼吸科、消化科、内分泌科、妇科、男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骨科等11个科室,多种疾病的食疗方
这本书中详细的记载了,适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各种偏方,哪个季节适合什么样的偏方,这个书中都会详细的区分出来。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如果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治病的话,我们千万不要选择去入药,食疗不仅可以让我们药到病除,还可以让我们一享口福,非常受普通人老百姓的欢迎,渐渐的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当中。
食疗它不同于普通的药物,有病才吃药没病不能吃,而食疗的好处就是,有病的时候吃可以去病,没病的时候吃就能起到强健体的功效。
所以大多数的人在出现疾病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食疗,如果搭配药物一起服用,会让其药效发挥最大的功效,从而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
而且为了帮读者达到“食到病除”的目的,对每种疾病的病理、疾病特征、家庭防治进行了详细分析,让读者明白治,放心吃。本书中的食疗方原料便宜、制作方便、安全有效,最适合普通家庭采用,让您和家人在日常饮食中实现低成本防病治病,健康每一天。把它带回家,让你吃出健康,有病治病,无病养生
点击这里购买~~~~
道AO彩色图解养生食谱小店¥6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