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谚语“六月不热,五谷不结”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有一个积温过程、生长过程,如果温度达不到作物生长的需求,不结籽或籽实不饱满是可以想见的。农村有很多关于种植的谚语,对于农民种植农作物,起到提醒、指导的作用。像“六月盖被,田里无米”和“六月不热,五谷不结意思差不多,都是说的六月要热,对农作物有利,到秋收时才能丰收。一、什么是五谷?五谷是:稻、黍、稷、麦、菽。(1)稻:就是水稻,主要产自南方,各省都有大面积种植。分籼稻和粳稻两种,是人们生活中的主要粮食。(2)黍:黍就是黄米,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不是主要粮食,主要是用来做饲料。(3)稷:又称粟、小粟、有很多地方叫小米,过去穷的时候,在有些省份,是作主粮的。(4)麦:指小麦、荞麦。小麦是日常生活中的主粮,南北都喜欢。荞麦现在是作为养生食材,有降压、降糖的作用。(5)菽:是豆类的总称,包括黄豆、红豆、绿豆、饭豆、黑豆~~。二、为什么说“六月不热,五谷不结”?以水稻为例:六月正处小薯期间,是水稻的分蘖期,低温不利于水稻发棵、育壮、孕穗。低温会导致水稻茎杆细软,容易倒伏和发病。低温会使水稻生长期内,积温不够。延缓了水稻孕穗,不能按时抽穗、扬花、结实。既然六月不热,自然是有原因的。造成六月不热的原因,是由于长时间的阴雨连绵。长时间的阴雨,水稻易发生稻瘟病、白叶枯病,以及稻皱卷叶螟、三化螟等病虫害,严重危及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事实上,六月低温,对所有的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都不利,特别是五谷。所以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六月不热,五谷不结的经验之谈,是非常有道理的。总之,“六月不热,五谷不结”是非常有道理的。当然不是绝对的,六月不热,对粮食的产量,影响很大是肯定的。农村的俗语、谚语、老话,都是老百姓在生活中,摸索总结出来的。有很多值得后人借鉴,学习的地方。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妥,请留下宝贵意见。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探讨三农问题,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