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厉害了福州80后小伙用小小米粒搭建 [复制链接]

1#
“高楼米线”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国锐米螃蟹米碗米塔大米除了作为主食,还能用来做什么?在一次机缘巧合下,“80后”长乐小伙陈国锐尝试用大米制作立体艺术作品。经过六年多的摸索,金鸡、茶壶、亭台楼阁……在他手中,一件件惟妙惟肖、晶莹洁白的作品相继问世,让人赞叹不已。日前,记者走进陈国锐的工作室,听他说说与这项“绝活”之间的点点滴滴。如今,他已成为“高楼米线”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了将这门“绝活”更好地传承下去,他开办培训班,免费教授小学生“高楼米线”技艺。从老华侨口中得知“高楼米线”绝活陈国锐出生在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高楼村,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今年三十出头的他,起初并不知道家乡有一门失传已久的“绝活”。直至年,一位年近九旬的老华侨从海外回村过年,和陈国锐的父亲聊到了“高楼米线”技艺。当时那名老乡十分感慨,觉得这项值得传承的传统技艺倘若就这么销声匿迹,未免太可惜了,希望村里的年轻人能挺身而出,将高楼村独有的技艺延续下去。听完老人的话,陈国锐跃跃欲试,但令他犯难的是,家族族谱、《长乐县志》中能找到的,只有一些简单的文字材料。于是,他只好自己回家偷偷钻研。挑选原材料他费尽心力陈国锐先是找来一些米粒,用胶水头尾拼接,因为没有任何人指导,成品歪歪扭扭,丑得拿不出手。“以前乡里人都是用长乐泮野村出产的稻米来做工艺品,但那片地被盖了房子,不产大米了。”无奈之下,陈国锐找来泰国珍珠米、糯米、印度长粒米、粳米等近20种大米,一种一种进行尝试,最后选定了泰国茉莉香米。粘接材料的选择,同样让陈国锐头疼,他先后试用了、AB胶、白乳胶等,结果还是老祖宗用的米糊最好使。陈国锐有一本笔记本,记载着他自己总结出来的“干货”。比如,在搭建一个物体前,要先用米粒组成一个个小单元,而后再进行合成。小单元分为三角形、正方形、六角形、菱形等。其中,三角形稳定性较强,菱形通透性高,可变化不同高度。经过一年的努力琢磨,陈国锐终于制作出首件作品——米牛。村中的老人们看到后激动不已,没想到有生之年,他们还能见到儿时的“高楼米线”。制作出成品后,陈国锐又面临一大难题:该如何将其保存下来,展示在世人面前呢?为此,陈国锐尝试着用干燥剂、防腐剂等材料,甚至将作品用玻璃罩罩起,但结果均不尽如人意。经过多次试验,最后使用环氧树脂,将作品长久保存。(记者罗丹凌马俊杰毛朝青文/图)来源:海峡都市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