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研发下真“狠”手
手机行业可以说是竞争最惨烈的一个行业,同行之间的之间既不少真到明抢的白刃战;更不少背后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所以为了证明自己,这个行业的头部企业,都会刻意强调将一个“真”字;如“真”旗舰、“真”5G、“真”全面屏......小米虽然凭借互联网模式异军突起,三年成为中国第一全球前三后又迅速折戟,后再次逆势增长,在最近的一个季度成为超越苹果的全球第二。小米尽管业绩“突出”,但这些年,组装厂、没有核心技术、不重视研发是标签没有少贴;更有甚者恶意攻击小米是伪(劣)国货、买办,汉奸......其中吐槽最多的就是小米研发投入太少,手机中的核心——操作系统是美国谷歌的,芯片是美国高通的,屏幕、影像是韩国三星的......而常被用来当做参照的华为,不仅仅有海思麒麟芯片、现在还有鸿蒙操作系统,更有能在高端用户市场将苹果拉下马的号召力。不过,在商言商,给对手定义“莫须有”的标签,让对手疲于在“莫须有”舆论旋涡中倍受指责,本来就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高明策略,虽然粗暴,但成本不高,简单有效。何况,相比友商,一直自诩互联网企业的小米,在互联网阵营中动辄两位数以上的研发投入来说,小米一直以3个点的研发投入,确实算是比较低的,尽管这比硬件、传统家电行业的投入强度要大,但小米如果真要有黑科技,不是要不要提高研发投入,而是必须提高研发投入,所以,我们看到小米在今年上半年财报数据,小米年Q2研发投入人民币31亿元,同比增长56.5%,小米在第二季度净利润63亿,相当于小米用了近一半的利润去做研发,从年上半年来看,净利润.91亿,研发投入61亿,也即投入了近50%的利润做研发,这还不算雷军引起科技圈震动的股权激励计划,如这类文章标题:《五天斥43亿,连发三次员工“红包”,雷军:人才是小米新十年腾飞的基石》再扩招手机芯片专家雷军在其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