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2/5/21 21:08:00
「小米要做的不是一个大型手环,而是手腕上的小型智能智能手机。」早在小米手表正式发布前,雷军就通过微博明确了它的产品目标,并希望和市面上其它Android智能手表划分界限。可以进行独立通话、联网,并通过应用商店下载App;集成小爱同学;也拥有各种常见的运动、健康监测功能,基本就是你在小米手表上看到的核心卖点。这也是小米第一次以官方身份进军智能手表市场。在推出了4代手环类产品,领跑了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之后,它也有理由将手表放在一个更关键的位置上。似曾相识的外观设计打开产品包装盒,将小米手表戴在左腕上,你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既视感。这种既视感来源于它的外观。其实关键不在于表身的形态,因为像FitbitVersa2也采取了同样的矩形屏幕,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屏幕空间,更好地容纳元件,也方便用户触控操作」。说白了,这是一个功能驱动的设计选择,自然会与圆形表盘这样的传统认知相违背。但如果再加上右侧的旋钮和按键,小米手表的样子就很难让人不联想到苹果AppleWatch了。在应用页面转动这个旋钮,你的手指还能感受到十分熟悉的震动反馈。对于这个设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这就像我们看到了一台正脸和iPhoneX长得很像的手机,有人说这就是拿来主义;有人则会觉得,当一个产品品类找到了它的最优解形态后,拥抱这种设计选择,远比另辟蹊径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但能肯定的是,小米不会是唯一一个采用这个设计的厂商。深究细节,你还是能发现小米手表的一些不同之处。比如它只是在屏幕玻璃部分采用了四曲面的设计,而外围一圈的中框则是平面的,不像AppleWatch有着圆润的过度,整体看起来更显方正、硬朗。将手表翻至背面,你还会看到一个正方形的凸起,除了正中央用于测量心率的传感器外,还有4个连接充电器的金属触点。这次小米手表采用了专用的充电座,所以表身上并不会有USB接口。官方称能实现34小时的综合续航力。不过,小米手表的表带拆卸起来不算轻松,你需要用指甲掰开连接处的小卡扣,指甲较短可能就得借助其它工具。其中标准版的表带选用了氟橡胶材质,触感类似于AppleWatch的运动型表带,而小米手表尊享版使用则是不锈钢表带。为了做独立手表,小米定制了一个MIUI手表系统如果说你戴着小米手表,还能靠外观让人误以为是一块AppleWatch,那么当你点亮屏幕后,两者基本就没什么关系了。长按右侧按钮开机后,你会在屏幕上看到「MI」的标志,然后是「WearOS」字样。这次小米手表采用一个定制化的MIUI手表系统,它基于Google的WearOS为底层,并对交互界面做了一些修改。最开始配对时,我在一台小米MIX2下载了「小米穿戴」以及「WearOS」的App,然后与手表进行蓝牙连接,此时「小米穿戴」也会录入你的出生年月、身高和体重等信息。跟AppleWatch一样,小米手表的不少前期设置还是离不开手机端。我试着让手表连接Wi-Fi,但输入密码这一步就要切到手机上操作(手表上可以呼出九宫格键盘但真的太小了)。还有像第一次开启米家、Keep和滴滴打车,也需要先切到手机端进行授权。但在这之后,你基本不需要再打开手机了,这也是小米手表反复强调的「独立性」。第一,小米手表将大部分设置项都放在了手表端上,比如屏幕的显示模式、表盘模块,调整字体大小以及各种连接操作等,这些你都无法在手机端应用中找到。至于「小米穿戴」的作用,则更多用于查看运动统计数据、管理e-SIM和公交门禁卡,初期设置完后,平时操作的机会并不多。得益于高通最新一代的骁龙WearG芯片,这次小米手表可以在完全脱离手机的情况下实现打电话和联网的功能,但要先开通对应运营商的e-SIM服务。目前,小米手表支持两种号码绑定方式,其中「一号双端」是手机端和手表端共用一个号码,共享同一个套餐;你也可以为手表申请独立的号码,让它完全成为你的「备用手机」。这颗芯片也让小米手表获得了独立连接WiFi和蓝牙的能力。我试着拿一副AirPods耳机直接和手表连接,再打开手表端的QQ音乐应用,这样就能在脱离手机的情况下听歌了。还有打电话,如果你不想在通话时被迫抬起手腕,把手表放到嘴边,也建议配合蓝牙耳机使用。独立性的另一点体现在应用商店上。在Android阵营,小米手表应该都第一个引入本地应用商店的设备,这让用户可以在手表端直接下载、安装应用,启动时也很少会出现加载过慢的问题。但这些第三方应用在手表上的体验就有些不敢恭维了。比如滴滴打车,我每次开启后都需要先等待数十秒来获取定位,速度远比手机上要慢;还有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