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播放视频
小米家10周年纪念的超大杯——小米10至尊纪念版,算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相信不少人在看完雷老板那名为“演讲”,实际上是故事会+新品发布会的直播之后,已经有退掉小米10Pro换成超大杯的冲动了。
单就外观来看,这次的手机后盖都选择了比较稳重的配色:陶瓷黑,亮银和很有科技感的透明版,分别致敬了小米MIX陶瓷版、小米6亮银探索版和小米8透明版。在经历了让人有些审美疲劳的渐变色之后,今年国内的各手机大厂,都开始逐渐用回纯色了。
就我个人而言,这次小米10至尊纪念版的几种配色,我都挺喜欢,这种冷色调一方面增加了产品的质感,另一方面也强化了手机原有的科技感,让人不禁回想起当初那个属于极客们的,为发烧而生的小米。
我们拿到的这部超大杯是亮银,相比之前那种小女孩吹泡泡的感觉,亮银色瞬间让这部手机有了沉稳大气的感觉,背盖与金属边框很好地进行了呼应,使得整个机身的整体感得到了增强。
背盖左下方有一个不太显眼的小米logo,颇有些低调,好像这10年的故事都藏在肚子里,要慢慢向你讲述。
屏幕方面,这部手机使用了一块6.67英寸的双曲面OLED屏,分辨率为X,支持DCI-P3色域和原生10bit色深,并且通过了HDR+认证,峰值亮度尼特,强光下的激发亮度为尼特,另外,还拥有Hz刷新率、Hz触控采样率和MEMC运动补偿技术。
平心而论,这块屏幕确实有不错的体验,尤其是在玩支持Hz刷新率的射击游戏时,那种顺滑感确实是如丝一般,就算只是没事刷刷微博,看看新闻什么的,也是相当流畅;看高清视频的时候,还会有种被滴了眼药水的感觉。
至于影像环节,应该说是这次至尊纪念版的重中之重了。毕竟手机影像,不仅仅是评判一部手机的重要维度,往大了说,它还是影像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所以在这次的至尊纪念版上,小米也是诚意满满:定制的4万像素主摄,感光元件尺寸达到了1/1.32英寸,单像素尺寸1.2μm,四合一之后达到2.4μm,并且使用了8P镜头,支持OIS光学防抖和8K视频录制;超长焦镜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索尼IMX,采用潜望式结构,最高能够实现倍数字变焦,另外还搭载了一颗万像素的超广角镜头和一颗0万像素的人像镜头,应该说从配置上看,已经属于万金油了~
除此之外,在至尊纪念版上还搭载了几项重量级的技术:
首先是双原生ISO技术,官方称为“原生双ISOFusion超动态技术”,听着就特别高大上对不对?那什么叫原生ISO呢?就是CMOS模拟信号没有经过数字放大得到的原始ISO,普通的相机通常只有一个原生ISO。
而双原生ISO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有两套原生ISO电路,这项技术我们之前上手的旗舰手机里也搭载过,但是和小米这次的双原生ISOFusion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简而言之,双原生ISO技术,是根据当时的拍摄需求,在两个ISO信号之间选取一个,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光线好的时候有低ISO保证画面质量,光线差的时候则可以靠高ISO。
但这种技术说到底是个二选一;小米的双原生ISOFusion超动态技术,是将两者真正融合起来,也就是低原生ISO获取一张高光但不过曝的照片,高原生ISO获取一张暗部细节丰富的照片,然后将两张照片合成为一张既有更大的动态范围,又能控制好噪点,同时还有一定宽容度的照片。
另一项则是“单帧逐行HDR技术”。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HDR技术,其实是对同一个场景拍摄三帧画面,对其中的一帧画面,进行逐行长曝光,另一帧进行逐行中曝光,最后一帧进行短曝光,合成一张HDR照片,但是这种技术的短板也很明显,那就是由于要拍摄三帧画面,因此在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时,物体在三帧曝光时间里,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导致在合成图片时出现*影;
而小米10至尊纪念版则是以行为输出单位,每一行像素都由三组读出电路,对照片进行的长、中、短三次曝光,简单点说,就是当我们拍摄完照片后,每一行像素都要经历长、中、短三次曝光,因此只需要拍摄一张照片,就能够得到一张HDR照片,也就不存在*影的情况啦。
至于这部手机具体的成像水平如何
我们来看一看样张:
这组室外场景,iPhone11的观感要好很多,天更蓝,HDR效果很明显,色调偏冷,照片的观感更讨人眼球,缺点就是由于提亮较多,细节损失比较大。小米要偏暖一些,更接近实际肉眼观看到的场景。放大细看,小米的解析力也会更有优势。
开启HDR后,iPhone依旧是更加讨喜,不过对高光压制要比小米差不少,远处建筑与天空部分都有很明显的过曝痕迹,解析力不足的现象依旧存在。
超广角方面,两者的调校风格跟主摄基本一致。小米的解析力优势相当明显,无论是天空的云还是岸边的木台,iPhone已经完全看不到任何细节了,噪点很严重。
IMX的加入,让小米的长焦表现相当出色。5倍变焦拍出的照片依旧相当惊人,即使放大,细节也都很清晰。就算是10倍变焦,在不放大的情况下,照片也都没有任何问题。至于倍,我只能说,大家可以用来当望远镜,至于拍照,基本是不可用的。
夜景就是小米的主场了,无论是解析力、高光压制都要好不少。放大之后,差距就更明显了。当然也跟iPhone的夜景不太给力有关系。总的来说,这次小米10超大杯在影像方面的表现是相当抢眼的。
充电方面,小米这次使用了W的有线秒充和50W的无线秒充,这两种充电方案,应该也是目前市面上量产产品中最快的了,另外还搭载了一块所谓的“石墨烯基双串锂离子电池”,容量为mAh,采用了双电芯串联蝶式对称结构设计,(念起来都挺拗口),在充电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充电功率增加一倍。
在使用有线秒充的情况下,5分钟充到28%,10分钟56%,15分钟77%,最终是用时22分18秒充满,比官方宣称的23分钟还要快上那么一丁点。
而使用50W无线秒充时,在完全关机的情况下,10分钟充进15%,15分钟28%,半小时充到60%,完全充满用时48分45秒,赶上很多有线充电的速度了。
但是在续航方面,在开启Hz刷新率,并且游戏特效全开的情况下,经过5个小时的测试,剩余电量只有53%,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个结果还算中规中矩。从测试环节来看,拍照、通话和游戏都是耗电大户,尤其是拍照。不过好在有秒充技术,让这部手机算是可堪一战。
至于其他的软硬件配置,例如骁龙,UFS3.1,MIUI12,相信很多人都并不陌生,我在这里也就不赘述了。
总结
其实回想当年,“性价比”三个字,应该是最能诠释小米的,的售价,能够轻易干翻市面上一片多的手机。那时候的“性价比”还不是质次价廉的代名词,而是真正的低价高性能。那个时候的小米,在消费者的心目中,虽然小众,却特立独行,活得像个屠龙勇士,以主打线上营销的方式,依靠互联思维,在手机这个充满江湖气息的行业里,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我相信,对于那个时候的手机大厂而言,不搞线下渠道,避免和他们短兵相接的小米,一定让他们恨得牙痒痒,想必雷老板和他的团队,当初也背负了非常大的压力和非议。但是对消费者而言,那些节省下来的费用,则直接反映到了售价上,让大家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
今天的小米,在很多人看来,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曾经“为发烧而生”的口号,悄悄变成了“让每个人享受科技的乐趣”,很多曾经的粉丝认为,小米忘记了初心,从屠龙勇士变成了一条新的恶龙。然而正如手机的生产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当一家公司成长到足够体量的时候,也必然需要学会向市场、向消费者、向各方势力去妥协。雷老板也许真的想“不忘初心”,可是人在江湖,确实身不由己。
也许,这部小米10至尊纪念版的发布,表达的就是雷老板心声,即便经历了10年的风风雨雨,小米依旧想通过努力,做回曾经那个只为发烧而生的性价比之王,起码在雷老板心里,他始终有这个信念。
所以,这部小米10至尊纪念版的发布,也许是对过去10年的总结,毕竟时代在不断变化,企业的外部环境也是瞬息万变,小米必须抓住每一次变革的机遇,让自己不断变强。经历了10年的风风雨雨,新的小米,将要破茧重生。
『热门推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