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华为借鸿蒙升维,小米逆袭止步
TUhjnbcbe - 2022/10/27 14:00:00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www.yidingxuansz.com/yyjs/

雷军曾豪言“小米涨一倍”,一度在各大投资者社区被群嘲,不知道有多少人提前下车。最终在今年1月,小米股价曾摸高至约36港元,股东投资两年半后有一倍收益,回报中规中矩,不算惊艳。

小米从底部8.3港元涨至大约36港元大反弹周期,重要对手华为因为受制裁,承受着“Tobeornottobe”考验。最终华为出售荣耀手机,留下的市场空白,被小米、OPPO和VIVO以及其他品牌蚕食。

就在上周,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2)发布,华为是否会形成新发展格局?小米又是如何走向?

手机大厂集体缺席,三大行力挺鸿蒙

6月2日,华为正式发布鸿蒙2系统,同时推出智能手表、平板、耳机等多款搭载鸿蒙2系统的智能设备,并将陆续向华为手机、平板、智慧屏等智能终端设备推送升级版鸿蒙2,计划在明年上半年实现“百”款设备升级鸿蒙2。

鸿蒙系版发布会上,给华为站台的品牌中,智能家居商是主力军,包括美的集团、九阳、苏泊尔、帅康、方太等。至于国内手机厂商包括荣耀基本缺席,虽然魅族在5月底宣布,旗下Lipro智能家居产品将接入鸿蒙,但手机、手表仍然基于安卓(Android)系统。

安卓系统来自谷歌。据StatCounter统计,截至年4月,全球操作系统市场(包括移动端和PC端)份额,Android市场份额为40.63%、Windows市场份额为31.94%、苹果iOS市场份额为16.26%、苹果OSX市场份额为6.83%。曾经在市场上有声音的塞班、黑莓加上其他,总计不到5%。

国内手机厂商大多采用安卓系统,自然要看谷歌脸色。而谷歌在上个月GoogleI/O开发者大会上,发布最新一代安卓系统Android12,合作伙伴名单中剔除了华为。慑于谷歌“淫威”,国内手机厂商不能在第一时间表态支持鸿蒙,应该可以理解。

市场上有一种观点,亦是友商所担心,华为祭出鸿蒙,或有失公允。为打消各方公众疑虑,华为6月4日心声社区中发文表示,Harmony2.0是华为基于开源项目OpenHarmony2.0开发的面向多种全场景智能设备的商用版本。

华为已于年、年分两次把鸿蒙的基础能力全部捐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由基金会整合其他参与者,形成OpenHarmony开源项目。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基金会,此特殊背景或对华为鸿蒙2.0未来市场推广,或有推动作用。

友商暂时沉默,但华为此前家底丰厚,已售超过10亿台全场景智慧连接设备(含在网手机超7亿台),约90%存量和在售手机都可升级鸿蒙操作系统。华为提出要在年鸿蒙操作系统实现总覆盖目标3亿台,含华为设备2亿台和第三方IoT产品1亿台,3亿台“小目标”应该不难实现。

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三大金融机构随机宣布支持鸿蒙系统,或是良好开端。

过去20年PC产业和移动产业发展经验显示,达到16%就能完成生态的搭建。鸿蒙一旦越过此生死线,也将成为安卓、Windows、iOS后的第三或第四大移动操作系统,全球移动产业格局或迎来大洗牌。

芯片和操作系统都属于底层支持系统,随时可能被“卡脖子”。鸿蒙系统横空出世,被寄予厚望,华为大力宣传的万物互联,智能社会的大趋势,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平台的中介,重要性不言而喻。

根据SensorTower数据,年消费者在AppStore上支出达到亿美元,在GooglePlayStore上支出达到亿美元,两者合计超过亿美元。成熟市场上每时每刻流淌着的白花花银子,依稀可见,鸿蒙的未来。

华为受制裁,小米受益,但鸿蒙并不会对小米迎头痛击,短期而言鸿蒙对小米并非重大利空。小米集团在手机+IoT战略下,更高愿景是成为腾讯与苹果结合体,前路不平坦。

填补华为空白,小米逆袭却“量升价跌”

根据统计机构StrategyAnalytics公布的年第一季度的全球手机出货量报告,全球总出货量3.4亿部,增长24%。小米手机出货量为万部,市场份额为15%,超过OPPO、VIVO,排在三星和苹果之后,上升至全球第三位。至于华为,则进入“其他”,市场份额或小于10%乃至更低。

但就在年2季度,根据IDC公布的手机市场份额数据,华为手机出货量为万部,市场份额为20%,超过三星,成为世界第一。小米手机当时出货量为万部,市场份额为10.2%,大约为华为一半,超过OPPO(万部,8.6%市场份额)。

一年后,华为手机有从天上到人间之感。小米和友商趁机攻城略地,毫不手软。

和市场份额上升的同时,还有毛利率。年二季度,小米手机毛利率为7.2%。一季度小米手机毛利率12.9%,足足提升5.7个百分点。

美中不足的是,去年二季度小米手机总收入亿元,对应销量万部,平均价格为元。小米手机今年一季度总销售收入亿元,对应万部手机,平均价格为元;比三个季度前每部手机还少卖74元。

合理的推测是,华为手机让出的高端市场,用户选择了苹果手机。苹果手机在一季度出货量万部,同比增长44%。

距离“苹果x腾讯”非常远

小米上市路演时,雷军曾表示,小米集团是腾讯x苹果,模式一半是硬件公司,一半是软件公司。

虽然小米手机出货量升至全球第三,市场份额比苹果大约少8个百分点,但收入总额就差距太大了。苹果一季度iPhone营收亿美元(亿元人民币),小米手机收入大约是苹果手机收入1/6。

至于单价,按照iPhone出货量万部测算,苹果平均每部手机售价为元,大约是小米手机5倍左右。

小米集团第二大收入是IoT与生活消费品,当季收入亿元。互联网服务类季度收入66亿元%。在小米集团一季度亿总收入中,硬件部分(手机+IOT)总收入亿元,占比为90.5%,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在9%左右。可见,小米集团依旧是一家硬件公司。

小米集团当前24倍PE,苹果公司27.5倍PE,消费电子概念中,小米表面上看起来像苹果。

但苹果在iPhone、Mac、iPad等硬件产品外,还展现出极高的软实力。一季度,苹果服务营收亿美元,占总收入比例为34%,并等于Mac、iPad收入总和。在收入结构上,苹果变得更“软”,小米却依旧坚“硬”无比。

至于小米想要另一半成为腾讯,腾讯一季度总收入亿元,几乎都来自于服务。小米想要互联网服务达到总收入三成左右,难度很大。

小米集团当前24倍市盈率,享受了华为手机受挫的红利,还有对公司要花亿元造车的预期。如果小米更像腾讯,估值也将升至30倍以上,走苹果路,也有25倍PE。小米曾在3月回撤至20港元附件,眼看再破发行价,在回购和造车加持下,升至30港元。只是资本市场波诡云谲,PE估值下调至15-20倍左右,完全有可能。

6月7日,华为HMS指数()大涨6.8%,一扫前三个交易连续下跌的阴霾,创下年内新高。同日,小米跌超4%。一抑一扬,都只是新起点。

华为手机只能算是一城一池,战略转移至鸿蒙,则描绘了更有想象力的画面。华为进入无人区,来到升维新格局,雷军还能接招吗?小米逆袭华为成功,是否就此定格,苹果三星成为两座大山,难以逾越?时间会给出答案。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为借鸿蒙升维,小米逆袭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