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文丨光子星球,作者丨吴先之,编辑丨王潘
前有千店计划,今有万店授权,小米终于不愿坐视自己的线下短板了。
“千店”指的是小米之家,大多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以自建直营为主的体验店,一些后线城市则是合作加盟。截至6月末,中国大陆共有个小米之家,城市销售网络基本成型。
5月6日,卢伟冰在Redmi新机发布会上提到的“万店”指的是小米之家授权店,主要面向乡镇市场的个体户,这里向来是蓝绿二厂的大本营。
许多人在论及下沉市场时,往往会引用非城镇人口的数据,然而在实际场景中,消费动作大多在城区完成,尤其是电子消费品。
最极端的是快递不达的边陲之地,人们还是像过去一样,或月或季到就近城镇采买生活物资与电子设备。“快递送不到这里,即便送,价格也很高”,杨舒是青海门源县的一位米粉,作为一个牧民,他每隔一个月会到县城集中采购物资。
这个偏僻小县对小米的记忆只有一个官方授权的手机维修店,而要购买手机则要到天一手机城,杨舒说“没有小米的店,就连卖小米的商家都很少”。
当卢伟冰雄心勃勃地宣布下沉时,外界普遍认为是猛攻OV腹地,然而这只是表象。随着荣耀月销量攀升,此消彼长,小米OV的市场份额都会面临巨大压力。若还缺失了乡镇这块肥肉,局面显然会更加不利。
光子星球从不同地域和多位商家处了解到,五个月以来,小米的下乡之路不太好走。
乡镇商家不爱“米”
“卖小米没‘钱’途”,廖明是河北某县一家手机店主,光子星球以开小米手机店为由向其咨询时,他第一句话便给出了否定的建议。
“最近几年都跑线上去了,我们做实体生意的很难,赚的钱跟上班差不多”,据廖明介绍,荣米OV四家中,按利润高低排列依次为vivo、OPPO、荣耀、小米。而且“手机行业水很深,得去手机批发市场混个半年,攒足经验,否则千万别开店”。
“OV利润空间大概能做到左右,卖一部小米当季新机才50元”,四川手机店主沈柯也给出了类似结论。早前他开了三个手机店,分别在新都区、清泉镇、新繁镇,其中距离成都市区0公里的新繁镇因为招不到店主,去年关掉了,另外两个店面月毛利润约为-3万元。
沈柯在新都区的店面位于川音(新都校区)边的商业街中,照理来说高校会有许多潜在的小米用户,可他却给出了相反的结论。
“我们店小利微,从来不敢积压,都是根据市场需求去拿货,小米卖得不好,何况利润不高,所以一般拿得很少”,不仅毗邻学校如此,在距离成都市区40公里左右,人口不多的清泉镇也是如此。
在被问及什么品牌卖得好时,他说“整体上OV华为占了九成,而vivo是卖得最好的”,此外新款主力机型通常都比较容易出手。有趣的是,在沟通中他依旧将荣耀等同于华为。
无论大江南北,在下沉市场中小米皆非商家首选。光子星球咨询多个店主如何开小米手机店时,都会被反问“你是米粉吗,为啥就盯着小米?”,更极端的案例是在成都赛格,一些店主甚至会说“你发烧了吗”。据沈柯估算,市面上差不多有两成商家在卖小米,“可能我比较乐观,15%会准确一点”。
下沉市场不仅包括城郊结合部、县域,广袤的少数民族地区通常不为人知。过去,那里山寨机横行,这些年来许多大品牌相继进驻,挤掉山寨后笼络了一批消费者。
一位西藏手机店主告诉光子星球,OV在这一地域有一些门店,据他观察当地人消费能力不弱,品牌认同度高,“主要还是倾向于购买华为、苹果”。
“说句不该说的话,其他地区毛利润就00块钱上下,在高原能卖出块钱的利润”,他随后又不断解释,“当然这里民风比较彪悍,开店成本高,只要是官方渠道的货,价格高点还是很好卖的”。当问及小米时,这位店主表示不愿卖,“偶尔有人问,但因经常出问题,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一般不会拿货”。
商家对小米不太感冒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是多种原因共力的结果。
品控不止影响高原市场,还在其他市场的商家头疼不已。廖明不止一次提到小米售后问题较多,很多消费者“买了小米11Ultra,拿回家出现发热问题,最后都跑到门面上找我”。他记得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