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文|唆麻
“芯片业应该借鉴互联网实现免费,按照成本价销售”
“三五年之内一定会有一家新的芯片公司是按沙子价卖芯片,而且取得巨大的成功。”
雷军大概没想到,年在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上的这一番意气风发的预言,五年后看来是如此令人尴尬。
4月2日,小米集团组织部宣布了一则关于旗下芯片公司松果的动向,与新一代SoC无关,而是松果电子团队迎来重组:部分团队分拆组建新公司南京大鱼半导体并独立融资。
重组后,小米持有南京大鱼半导体25%股权,团队集体持股75%。大鱼半导体将专注于半导体领域的AI和IoT芯片与解决方案的技术研发,而松果将继续专注手机SoC芯片和AI芯片研发。
而据相关报道,大鱼内部人士表示已有多家投资机构在接洽大鱼,“最快的几家,尽职调查都已经做完了”
关于分拆原因,官方的提法是“为了配合公司AIoT战略加速落地”,但不管是战略调整也好,换轨重生也罢,许久未有动静的松果难得露面,却只字未提新一代手机SoC的动向,依然让看客们对于唯二的“中国芯”——澎湃S的前景心生疑惑。
为何分拆松果电子?
与华为早年顶着压力,强行三代旗舰硬海思K3V2不同,小米的澎湃芯片堪称“短命”。
年2月28日,搭载松果推出的第一款SoC澎湃S1的中端机小米5C发布。顶着第二颗“中国芯”的头衔,雷军在发布会上数次哽咽,同时为澎湃S1定下了基调:大规模量产的中高端芯片。
然而事与愿违,澎湃S1不仅未能出现于更多小米产品中,连小米5C于当年3月3日开售后,也在10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