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传播中,我们已经发现,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里,个人发起的传播能够实现交叉覆盖,形成传播引爆。任何一款产品,只需拥有个种子用户,便能撬动千万销量。
如何筛选获得个种子用户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
我们先要了解到底什么是种子用户呢?
根据经验,我们总结了3个基本条件:
①产品锁定的目标用户痛点比一般用户更强烈;
②敢于尝鲜,善于分享,知道产品不完善也愿意使用;
③愿意为产品提供反馈和建议。
小米的第一批个种子用户!雷军先生是这么干的:让用户深度参与!
在做小米手机系统(MIUI)时,雷军下达了一个指标:不花钱将MIUI做到万用户。主管MIUI的负责人黎万强只能通过论坛做口碑:满世界泡论坛,找资深用户,几个人注册了上百个账户,天天在手机论坛灌水发广告,精心挑选了位超级用户,参与MIUI的设计,研发,反馈等。借助这人的口碑传播,MIUI迅速得以推广。
没错!社区第一,产品第二。先建社区,再建产品。策划内容,分享有价值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为他人创造价值。确保在产品运营中带上社区功能,要在构建许多产品栏目功能时,形成一个有效的用户沟通循环链。而非只有一个客服,没有志同道合的人。
实践中优化调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很多问题,所以,用户每一小步的反馈都特别重要,我们必须实实在在对用户反馈保持真诚反应,这是建立社区,维系社区文化的软性力量。
当个种子用户参与进入到产品后,产品进入应用增长阶段,我们又该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去运营?有一位曾管理0万贴纸用户的产品经理Svenvdz分享出了如下经验:
1.产品运营增长阶段,尝试分阶段更新而不是尝试为所有用户更新。我曾经向产品用户推送了错误的更新,导致很多用户都崩溃了,所以,前车之鉴一定要记住。
2.维护-查阅-回复应用商店里的评论。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好的服务反馈和评级。一些用户甚至会乐意联系你并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反馈。
3.本地化操作运营。让所有大、中、小城市或乡村用户了解产品应用。不仅仅局限在行业群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