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
BuildingCars
小米官宣造车
前不久,在小米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宣布小米将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造车,将是雷军的最后的一次创业,计划首期投入亿元人民币,未来十年投资亿美元。如果小米降维打击,推出自家的小微型电动汽车产品,那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等同于灭顶之灾。即使没有小米,未来说不定也会有其他公司涉足,因此,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从小米造车可以得到的结论就是,大企业如果向下发展,取得成功是非常容易的,品牌背书让消费者产生天然的信赖感。But,值得注意的是,造车不是造手机,也不是造其它消费类产品,造车涉及到多点作战:从上万个核心零部件,到车辆的标定、销售以及用户服务和售后服务。因此,行业中的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的三轮车企业若还是停留在组装时代和价格战时代,那么被时代抛弃也只是时间问题了。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利用自身比小米等造车新势力这些大佬们早入局的这种天然优势,以小博大,尽快脱离“粗制滥造”、“价格战”的尴尬局面,提升自身企业形象、品牌声量、产品品质,另辟蹊径,在市场闯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优势+定位+突破+进阶+模式+引领
御捷汽车营销总经理刘贵庆发布“原子·种子”战略
优势
正如御捷丨昆卡电动汽车,在年初就提前嗅到了“硝烟”的味道,迅速做出规划调整,提出“用感知定义小型”的产品理念,颠覆粗制滥造,以“小巧、精美、智能”的高品质产品巩固现有的用户体系,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入局”。在昆卡的产品中,全承载车身、乘用车底盘、乘用车四大工艺生产,再加上智能锂电化的植入,颠覆了传统微型车(框板、框塑类产品)作坊式生产工艺。昆卡电动汽车多年来成熟的造车经验,以及御捷品牌的强大背书,是突破重围的天然优势,再加上广泛的用户基础和产品布局,势必在市场上形成一个巨大的积极效应。定位
但是,仅仅靠产品去对抗显然还是不够的,再加上竞品之间同质化严重,产品利润不断被压缩,寻求产品和渠道上的差异化发展是未来小微型电动汽车企业适者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昆卡深谙此道理,在年初提出“用感知定义小型”的品牌定位,彻底颠覆目前行业内的粗制滥造,重塑并提升微电轿这个细分品类,提高用户的用车感知,让消费者切身体会不同产品带来的更高层次的用车体验,同时以产品带动经销商的销售自信心,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更体面、更优质的产品。突破
昆卡电动汽车在3月14日召开的“原子·种子”战略发布会中,就向外界释放了信号,昆卡要走一条产品和渠道共同突破的发展方向。因为昆卡具备了颠覆这个行业的、有杀伤力的、有性价比的、有颜值的视觉感、视觉效果和感知效果非常好的产品,再加上快速和便捷换电,这就是原子和种子碰撞给市场带来的强大爆炸力!进阶
在产品上,昆卡利用技术创新优势,用一个业内崭新的创新模式,摆脱了同质化的竞争。在目前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昆卡不做无谓的同质化竞争,而是用视觉和感知效果非常好的产品,用精致的产品和换电、闭环模式,让昆卡、给经销商步入具有优势的进阶之路,并引领企业和合作伙伴良性发展,从而实现共赢。模式
昆卡推出快速、便捷的换电和模式,从根本上打消用户得电池顾虑,解决高层住户“充电难”的痛点,颠覆消费者对小微型电动汽车的认知,助经销商重生。昆卡颠覆了经销商传统单一的盈利模式(零售价-进货价-费用=利润),将传统经销商通过“原子·种子战略”打造为运营服务商,通过销、租、换、融、联、服、收等多重运营盈利模式,为运营服务商共创永续经营的新赛道。引领
前有未知的艰难险阻;后有各品牌产品层出不穷的追赶;内有恶性竞争带来的价格战;外有小米、百度、滴滴等科技公司大佬的强势入局。从“混乱”中杀出一条血路,是昆卡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昆卡将在今年重磅推出5款自主研发的具备可充电、可快速换电功能的高品质小型、精美、智能、便捷的电动汽车,再加上自主开发的具有充放电、快速换电以及电池包储存和运输的全套技术装置,将彻底颠覆小微型电动汽车行业并成为引领行业突破重围的一面旗帜。昆卡时代
简而言之,随着滴滴和小米等科技公司相继加入,智能电动汽车的竞争已经进入了2.0时代,大资本是直接下场、亲身肉搏,把自己最重要的品牌竞争力用上,就像这次小米官宣造车,雷军所说的那样“赌上自己的所有荣誉”。而且从投资额上更是翻倍增加,可以说现在就是ALLin,全力梭哈了。而作为早早入场的诸如昆卡电动汽车等老牌企业,在用户粘性上也不必太过于担心,多年的经营和高品质产品积累了大量的忠实用户,而在智能互联方面,昆卡向来是走在行业的前沿并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因此,只有提升自身品牌力和产品品质,寻求模式的创新发展方向,才能走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昆卡时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