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旗舰手机来说,性能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关键指标,在很大程度上续航才是更影响用户实际体验的表现所在。
日前凰家评测就做了一期旗舰手机续航的究极实测,测试机型包括搭载满血A15的iPhone13ProMax(mAh)、搭载麒麟的华为Mate40Pro5G(mAh)、搭载新骁龙8的小米12Pro(mAh)、iQOO9Pro(mAh),以及OPPOFindX5Pro(骁龙天玑版均为mAh)。
凰家评测在测试过程相对客观,新手机开箱之后将电量充满,并升级到最新系统。手机统一连接到相同的Wi-Fi网络,并在同一环境、温度中进行测试。测试时统一将屏幕分辨率调到最高、支持动态刷新率的调到最高刷新率,使用照度计将屏幕亮度统一在nit,关闭自动亮度,扬声器50%,其余一律默认。
测试包含2个环节,首先是连续运行12款APP,每个APP运行半小时,测试不同软件场景下的耗电情况。如果6小时电量还没有耗光,则进入第二个环节的,即连续《和平精英》游戏,直到手机没电,并记录最终的续航时间。
通过上述测试,6款参与比拼的手机中,iPhone13ProMax以9小时18分的成绩问鼎冠军,作为标配电池容量第二小的旗舰手机,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可见苹果闭环软硬生态的强悍之处,让一众安卓阵营羡慕嫉妒恨。
在安卓手机阵营里,OPPOFindX5Pro的骁龙版排名第二,iQOO9Pro则以2分钟之差得到季军席位,OPPOFindX5Pro的天玑版排名第四,和骁龙版相差14分钟。可见,在OPPO现有固件的调教下,天玑的能效比似乎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
再往下则是华为Mate40Pro5G,排名垫底的则是小米12Pro。Mate40Pro5G成绩偏差在情理之中,毕竟它的电池容量也是最小的,如果换成mAh~mAh的容量,续航反超其他竞品不在话下。
小米12Pro的表现就有些令人失望了。作为首发小米澎湃P1芯片的手机,小米12Pro号称“填补了W单电芯快充行业空白”。澎湃P1是业界首个谐振充电芯片,官方称其拥有自适应开关频率的4:1超高效率架构,谐振拓扑效率高达97.5%,非谐振拓扑效率为96.8%,热损耗直线下降30%。
目前绝大多数有线充电速度达到W的智能手机都采用双电芯系统,代价是降低了手机内部空间利用率:得原本可以留给电芯的空间,被更复杂的充电电路和双电芯结构所占用,同样体积下,双串电芯的容量要低4%左右。
不止如此,双串电芯在放电时又需要一颗2:1芯片进行降压,它本身的转换效率会导致电量浪费3%~4%。
得益于澎湃P1,小米12Pro就能实现单电芯W急速闪充,理论上可以塞进更大容量的电池,还不存在双电芯放电时额外的转换耗费。
小米12Pro、iQOO9Pro和FindX5Pro的屏幕尺寸相近,而且都支持50W无线充电,小米12Pro的厚度最薄,重量也最轻,但Ah的电池容量却谈不上太大,要知道另外两款手机可都是浪费空间的双电芯结构。
当然,凰家评测的测试场景也并不能代表所有用户真实的使用场景,在澎湃P1加持下的小米12Pro理论续航不应该连iOQQ9Pro都打不过,毕竟二者的电池容量仅相差mAh,还不够双电芯放电时的额外消耗。
那么,你如何看待这个横评结果呢?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那就点个赞和“在看”吧,顺手再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