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人生中第一场10KM跑,做为菜鸟的笔者特意添置了几样装备,有速干运动长袖T恤、速干运动紧身裤、短裤以及运动手表。本来运动手表不在计划之列,怎奈用了一年多的小米手环3如同它的前代一样又不留一点痕迹的离我而去,再加上运动手表相比手环运动中查看数据还是要直观些,所以选择时,直接跳过手环类产品,目光锁定在手表上。小米智能手表其实蛮喜欢,能上网、能打电话、还能与智能家居互动,功能确实挺多,但打电话的功能我这里运营商不支持,续航时间在我看来还是短了点,不太适合运动佩戴。
在运动手表领域都知道佳明的不错,不过售价远超预算,挑选中看到咕咚运动手表X3待机长、内置七大专业运动模式、能测心率、有索尼低功耗GPS芯片、支持50米防水、App端还有丰富的咕咚训练课程与强大的运动社交平台、在各大电商的好评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特别是它大气沉稳的表盘深深地吸引着我,而且我的第一场10KM跑又迫在眉睫,容不得在拖延了,定了,就选它。
我的第一场10KM跑是参加我居住城市的首场得到中国田径协会认可的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原本没计划参与,得知表弟将从家乡来达州参赛,一个从没参加过任何比赛的我也有了激情,在报名通道再次开启之际报了名。上图是我20号去领参赛包咕咚X3和大型宣传幕墙的合影。那天天气阴沉,天空灰蒙蒙一片,X3的这块JDI专业半反半透明的屏幕,表现也是亮眼,在没开启屏幕背光的情况下显示依然十分清晰。
其实从上面几张图也能看到咕咚X3的续航确实长,我9号收到,开机显示有47%的余电,在开启心率监测,消息提醒,来电提醒,开启GPS跑步5次接近45KM、键走4次、登山1次的情况下到20号下午整整用了11天,电量都还有9%的余电。相比一天一充或两天一充的智能手表体验好得多。
回过头再做个开箱,既然是运动手表,开箱场地选在了这次达马赛的终点,我们当地的塔沱湿地公园,有山有水景色优美。咕咚X3包装为黑色纸盒,采用外盒套内盒抽屉式的包装形式,纸盒硬度特大,包装正面有手表的渲染图,正中是荧光绿LOGO,看起十分醒目,抽屉式拿取也方便。
去掉外盒,咕咚X3豁然呈现于眼前,黑色圆形表盘,搭配进口L不锈钢表圈显得沉稳大气还硬朗。表圈0°、90°、°、°位置还刻有NSWE方位标识,不开机都能彰显出它的运动气质。
配件上有线座一体的充电座、使用说明书、咕咚跑步手册,想正确快速熟悉咕咚X3的各项功能以及使用一定记得阅读说明书。对于像我这类运动小白也建议仔细阅读咕咚跑步手册,里面有详细的跑步基础知识介绍,让你不花钱就能学到。
咕咚X3表盘两面以黑色为主色,不过,表带加入了大量的运动元素,表带背面整个由充满活力的橙色组成,看到它就忍不住想跑起来。而且表带还能轻松拆下,只需手指向右轻拨表带内侧的金属卡针就行。手表背面中央凸出的是光电心率传感器,心率检测就靠它来完成;另一侧两个金属圆点是充电触点,充电时这里要保持干净。
表带正面加入跑道设计,也体现着咕咚X3的运动元素,材质柔软亲肤,相比小米手环的腕带要柔软许多。表带长度还可13孔调节,手腕粗细佩戴都无压力,扣完多出部分还能收住,无需担心手表因脱扣而丢失。
X3全身只有两个按键,同样融入了运动元素,其实也是为了区分它们的功能,有橙色点缀的按键肩负着开关机,菜单返回的作用,银灰色按键短按能实现功能切换,长按快速发起运动和暂停运动的作用。整体上按键功能分区明确,操作简单,触感适中,不生硬。
充电方面,X3采用卡座式充电,好处是充电中手表不会滑落。而且充电方式灵活,普通充电器、电脑USB接口以及移动电源都能为其充电,
在咕咚X3网页介绍中就知道,在不连接手机的情况下,像跑步、健身、骑行、登山、游泳、心率监测、以及秒表、指南针、计时器这些功能都能在手表端独立使用。在解锁状态下,按一下菜单键,或手指上下左右滑动屏幕即能实现功能转换,时间屏幕下右滑查看实时步数、里程、卡路里消耗;下滑查看消息通知,上滑可对屏幕亮度进行调节,以及表盘样式进行设置和对手表恢复出厂。不过个人认为还是默认表盘大气一些。
左滑第一屏是运动页面,依次显示有户外跑、室内跑,健走、室内健走、骑行、登山、泳池游泳、运动记录等8个选项。通过上滑就能看到。不过运动记录只能记录通过手表发起的运动,手机端发起的运动则不会同步到手表端。
除了第一屏的运动功能页面外,在滑依次出现天气状况包括空气质量显示,心率检测、更多功能(指南针、秒表、计时器)页面。
要想使用查看天气、消息通知、来电提醒、抬碗亮屏、久坐提醒,闹钟,睡眠检测以及交互式课程和社交功能手表就得绑定咕咚App了,连接过程同样简单,按照App提示步骤即可完成。然后对X3的各项功能进行设置,比如打开消息通知功能等等。
打开咕咚App发现里面内容极其丰富,可谓是别有一番天地,在发现页面能知晓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线上、线下的马拉松赛信息,还能直接报名参加。还能认识到当地志同道合的跑友,并且在这里还能添置适合自己的运动准备。哎,现在才下载咕咚App真是有点遗憾。
在健身部分,无论是零基础的我还是小有成就的你都能在这里找寻到适合的训练课程,有许多还是免费教程,不花钱就能学习。当然也有部分收费课程,不过价格非常亲民。个人认为这里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而且运动中咕咚大数据中心利用手表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实时追踪用户动作姿态,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当我第一次从手机端使用跑步功能时,App会引导我完成首次运动,当我用脚尖跑步时,及时提醒我不要用这种方式,要前脚掌先着地。这点经过我的体验,给一百个赞都不为过。
现在的运动手表都是多功能的,X3同样如此,比如游泳就需要防水,这样泡水里半小时一点事都没有,拿出来开机照常使用。
当然作为一款运动手表,其它功能再多都属于锦上添花,主要还是看它记录的各项数据是否准确,GPS定位是否精准快速。上图中我截取了在达马赛前几天跑步数据,从定位上来说,由于有索尼28nm低功耗GPS芯片,采用双星定位,定位非常准确且快速,我基本上weight着塔楼跑,运动轨迹就是一圈一圈的画圈。
在配速详情里面,则记录了我每次跑步,每一公里的用时,都好多年没跑了,第一次跑还是比较满意,到12月20号离比赛还有两天时间,那天上午跑了9.21公里,配速也提高了不少,觉得完成10KM应该问题不大。只是对X3记录的数据还是有点怀疑,心里就盼着22号这天快点到来,好去赛道上验证,
开赛头天用手表调好第二天凌晨五点半的闹钟,为了不睡过头,还用小爱定了闹钟。结果22号那天我5点就醒了,洗漱完毕,吃过早饭,6点15分出发进城,先回家呆了会,再步行15分钟去摆渡车接送点,然后到比赛出发地差不多8点。
由于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正规跑,而且就比赛前几天结合咕咚App教程跑了五次,比赛前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在一小时内顺利完赛就行,从结果来看目标是达成了,过程就不细说,只是赛道大概是7到8公里处有个隧道,在里面一度想停下来走出去,不过还是咬牙坚持跑,到最后两公里想冲一冲,坚持了一公里,还是放慢了速度,从配速表也能看出我的想法。
到这里应该聊聊咕咚X3记录是否准确的问题了,个人认为X3数据记录非常准确,虽然看起与官方数据有点出入,但那天参加10KM跑的有三千人,我差不多排在中后的位置,加上又是手动长按按键计时,都跑出一段才开始计时,中途也不是全部跑的直线,时间和里程有点误差我觉得正常。通过这次赛道检验咕咚X3还是值得入手的。
再来看看心率监测,截取了10KM跑当天和前后一天X3获得的心率表,比赛前后一天都没跑步,最高、最低、平均心率数据完全相同。10KM跑当天,最高心率飙升到,说明我还需加强锻炼,运动中争取将心率降到左右。在最低心率上则与前后一天的数据一样。而且和体检测得的心率相吻合。
到这里似乎应该做个总结来结束此文,先说遗憾吧,首先没有NFC功能,跑步都想轻装上阵,除了运动手表,其它啥也不想带,渴了买瓶水,累了想坐车,手机不在身边,又没带零钱,所以还是有点不方便。其次是目前运动步数不能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