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叶冬兰。
补脾之王到底是什么呢?
不知道大家听过著名长寿翁陆游的一首诗没有:
陆游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很多人都不信,这种被誉为什么什么“之王”的最少也得是个名贵的食材或者药材吧,怎么会是一碗粥。
但是那些珍稀的食材确实珍贵,但常人却不易得,真正的滋补,从来都是从群众中来的,融入生活潜移默化,才能发挥真正的功效。
为什么粥是补脾之王?
有句老话“五谷为养”,粥是用五谷慢慢熬出来的,而五谷是最容易被人的身体吸收的。
大家都知道陆游一生命运坎坷,但他爱喝粥养生,健康长寿活到85岁,这在当时是常人寿命的两倍。
问他长寿的感想,他说“只将食粥致神仙”,这是他对粥价值的高度评价。
汉代医圣张仲景也喜欢粥,甚至将其作为治疗的辅助手段:“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他认为服药后喝一碗热粥,可以微微发汗,助药力运行全身。
所以到了清代,才有医师王士雄将粥称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粥的中医功效
首先,粥有补充津液的作用。
早在多年前,《内经》就记载了用米汤治疗失眠的方法。清代的赵学敏和王孟英更是推崇大米汤的功效。
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指出,大米汤能滋阴长力,尤其是比熟地还有效果。而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提到,大米汤甚至可以替代人参汤,对身体虚弱的人很有帮助。
其次,粥能温暖五脏,特别有益于脾胃。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赞粥的柔和性,可以开肠胃,与肠胃相得益彰。而《内经》也提到,“谷气通于脾”,说明粥可以通脾气、开胃气,有助于调养脾胃。
最后,粥能补虚,促进身体自愈。
对于无积滞的病,应该从内脏寻找病因,如果是虚病,则应该使用补法,包括药物、饮食和热汤(粥),以帮助身体内外调和,从而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
三个补脾“神仙粥”
1、太极米浆粥
发烧或高热后,损伤气阴的孩子,尤其是舌头有裂纹,舌苔剥落的人。
脾胃虚弱,舌头有裂纹的人,就是那种消化不好的人。
2、佛手粳米粥
容易情绪激动,生气会胃疼,甚至没胃口的人。
舌头两侧有暗紫色淤斑,经常感觉气血不畅的人。
3、菊花萝卜小米粥
心情容易烦躁,入睡困难,有点阴虚的人。
舌头看起来红红的,心火和肝火比较旺盛的人。
我是叶冬兰叶奶奶,干了儿科40多年了,以后我还会继续跟大家分享一些孩子抽动症、脾虚积食、生长发育的小知识。
#春日健康新生活#